鎮化的深入和要素價格改革在“十二五”期間會加快,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率的提高,需要環保等公用事業先行,同時要素價格改革也將把環保因素納入考慮范圍,環境稅的開征是大概率事件。中國的環境約束已成為繼資源約束后又一束縛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各類支持政策的出臺,保守測算2011-2015年環保產業投資年均增速約為18%,2016-2020年年均增速為15%。
我們通過相對比較優勢來尋找環保產業中具備高端價值鏈的子領域。污水處理:中國具備規模龐大的污水處理廠,對其進行升級改造具備比較優勢;中國煤化工、石油化工的發展世界規模領先,給該領域做配套工程的污水處理企業具備比較優勢。大氣污染治理:中國具備世界最大規模的發電廠和鋼鐵廠,針對其脫硫、脫硝的企業具備比較優勢。固廢處理:中國未來核電建設迎來大發展,核廢料處理企業具備比較優勢。
在通漲和轉型成為未來經濟特征的背景下,選擇具備一定成長性的環保企業將既能受益于轉型又能抵抗通漲。我們選擇處于高端價值鏈中的環保企業,鎖定高斷價值鏈中細分龍頭,我們看好萬邦達、碧水源、九龍電力、桑德環境、先河環保。(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