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有超過1億的農村人口喝不上干凈水,數億農民需要改善飲水條件,農村供水有著廣闊的市場,但目前社會資本進入農村供水領域的盈利空間小,難度大。
20日上午,水利部農水司副司長倪文進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社會資本介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應當有一定的盈利空間,但目前由于水價不到位,供水價格普遍低于運行成本,造成農村供水工程難以吸引社會資本的投入。”
倪文進告訴記者,水利部此前曾調研了山東省鄒平縣臺子鎮供水工程、山東省濱州市堂濱城區秦臺水廠和云南玉溪市揚武鎮農村供水工程。調研發現,無論是公建民營、民建民營,還是帶有公益性的農村供水工程,在農民用水量小、水價不到位的情況下,這些工程很難吸引社會資本投入。
倪文進分析,從當前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情況來看,由于農民僅在飲水和做飯時使用自來水,加上近年農民外出打工造成供水工程雖然入戶,但沒有用水量,農村供水工程設計、建設規模一般高于實際用水量的2至3倍,建設成本明顯增加。同時,由于農民居住分散、供水管線長,加上農耕、道路建設等人為因素損壞管網等,政府核定的農村供水價格往往低于其成本。
“在特定條件下,社會資本也可以投入農村供水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倪文進說,如果工程受益的農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持續提高,農民用上了洗衣機、淋浴器和衛生廁所,用水量增加,供水成本就會下降,供水工程效率和效益都會有所改善。
20日,水利部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在京發布了《中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實踐與探索》報告,這也是中國首部針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報告。
該報告稱,中國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護形勢嚴峻,主要表現為天然劣質水問題突出、農村飲用水水源地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其中農村水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包括鄉鎮企業污染、化肥和農藥的過量和不合理使用、集約化養殖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和農村污水處理基礎設施落后等。
2005年水利部農水司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中國農村飲用水不安全人口約為3.23億左右,其中9084萬人受到水污染的影響。2006年至2010年間,中國政府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解決了2.2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提前6年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承諾。但目前仍有超過1億的農村人口喝不上干凈水。
上述報告同時透露,目前我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仍存在工程建設標準偏低、水體污染嚴重、尋找新水源或必須進行水質凈化處理、水質處理技術尚不成熟、水質達標率不高以及新開工工程難度大等問題。
2000年9月,聯合國千年宣言提出,在2015年底前使全世界無法得到或負擔不起安全飲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中國政府積極響應這一宣言,并承諾在2015年前全部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倪文進告訴記者說,“中國政府的這一承諾有可能提前到2012年底實現。”他透露,“十二五”期間,國家有望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采取多項寬松的優惠政策,包括進一步降低電價在供水價格中的比重、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用地劃作公益性建設用地以及實行財政補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