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察是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手段,最終效果要體現在解決環境問題上。而在新的環境形勢下,要做好環境監察工作,就必須創新環境監管辦法,探索環境監管新道路。
近年來,山東省威海市環境監察支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科學監管、執法為民”為主題,不斷創新環境監管方法,持續提升監管能力,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環境監管機制。
環境執法實施精細化管理。威海市環境監察工作逐步向精細化轉變,實行了“一河一策一人”、“一企一策一人”、“一囪一策一人”的管理制度,將市區范圍內逐條河流、逐個煙囪、逐個重點污染企業的監管責任全部落實到環境監察執法人員身上,確保環境監管面上有人管,線上有人抓,點上有人干。同時,實行了支隊領導走訪企業制度和在線監測數據周分析制度。規定每個班子成員每月走訪分包責任區內的重點監管企業不少于3次,并根據在線監測數據分析情況適時對企業治污減排工作靠上去督導。
環保專項行動實施重點出擊。近年來,威海市環境監察支隊注重突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實行分工交叉檢查的專項行動,分組分重點打破地域界限,把砷、鉻、汞等排放重金屬企業,飲用水水源地流域內水網水質現狀,重點廢氣排放企業作為檢查重點,集中時間、力量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先后取締關停污染嚴重企業和飲用水水源地周邊企業32家,實施掛牌督辦企業18家,督促26家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進行了整改,對11家未經審批夜間擅自施工擾民的建筑施工企業進行了處罰。
環境監察向自動化方向轉變。在嚴格按照山東省環保廳要求建成兩級五大網絡自動監控系統的基礎上,威海市把自動監測設備安裝范圍從省控重點監管企業拓展到70家市控重點監管企業,并在20家重點監管企業的排污口、監測房附近安裝了視頻監控,實現了對排污數據和排污現場的雙重監控。同時加強自動監測設備管理,全市自動監測設備穩定運行率保持在95%以上。
下大力氣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威海市環境監察支隊及時受理群眾投訴,對信訪中出現的問題,通過重點監管、強化執法解決,較好預防了環境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去年以來,共查處群眾反映的各類信訪案件106件,做到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處理率100%。同時,加強了對重點環境信訪案件的回訪工作,新任支隊領導帶領班子成員和辦案人員深入基層、深入企業,確保了信訪案件處理的公開和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