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保護部對我省(指四川省,下同)的核查核算結果,我省上半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為54.50萬噸,同比上升0.27%,但在“十一五”目標控制范圍以內;化學需氧量排放量37.21萬噸,同比下降0.53%。上半年,我省基本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任務。這是9月30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發布的 “四川省2010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的通報 ”上獲悉的。
今年上半年,我省建成城市(鎮)污水處理廠38座,每天增加污水處理能力30萬噸,現有污水處理廠每天增加污水處理量7萬噸;燃煤電廠脫硫裝機比例為96%,脫硫燒結機面積占總面積的70%以上;全省24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5.8%,同比基本持平;全省五大流域地表水水質監測干流斷面達標率保持穩定,5個出川斷面均達標。
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由于受干旱影響,火電發電量特別是高二氧化硫排放的循環流化床機組發電量大幅增加。災后重建繼續刺激鋼鐵、水泥等高二氧化硫排放行業高速增長,減排形勢嚴峻。我省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對重化產業有著剛性需求,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將是一個長期過程。
根據“十一五”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到2010年,我省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74.4萬噸和 114.4萬噸,分別削減 5%和11.9%。我省自加壓力,增加了氨氮控制目標,“十一五”期間氨氮總量由6.65萬噸削減到6.21萬噸,削減6.6%。記者了解到,2009年,我省化學需氧量已完成“十一五”目標的90.4%,二氧化硫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靜態削減目標,氨氮削減量完成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