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城建計劃列出的16個重大項目中,雨污分流改造尤為貼近市民生活,備受市民關注。其中,玄武湖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敷設污水主次干管9.5公里;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約3.74平方公里;唐家山溝拆遷、生態護砌、清淤、初期雨水收集調蓄;崗子村溝、香料廠溝、老季亭溝清淤疏浚;續建完成鎖金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一些河道年年清淤、治污,為何依然時常“黑臭”?根源就在于雨污不分,未經處理的污水經常直接下河。在2010年城建計劃列出的16個重大項目中,雨污分流改造尤為貼近市民生活,備受市民關注。
探訪:
護城河成了“污水河”
中央門汽車站南側,有條東西走向的小河,它就叫護城河,向西一直連接到金川河。
記者繞行至中央門汽車站西南側,站在橋上向兩頭望去,河道中間污泥、垃圾堆積,河水發黑,南側一些小飯店和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河中。一名拾荒者背著蛇皮袋,手里拿著小鐵鉤,正在河邊慢悠悠地搜尋。
“污水都直接往河里排,你說能不臟嗎?現在是冬天好多了,夏天更臟。”附近一位年老的居民說,他小的時候,護城河里能看到好多魚蝦。現在,放一條活魚進去也很快被嗆死了。
市市政公用局相關人士介紹,現在老城是截流式的排水方式,雨水污水在一套系統里。雨季時,管道容量有限,污水就下河了,對河水產生嚴重污染。
治理:
今年“一湖一河”實現雨污分流
“雨污分流改造難度非常大,但必須堅持實施。”市建委相關人士介紹,按照計劃,今年我市將投資約51.5億元,基本完成玄武湖片區、金川河(含南十里長溝)流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并開工建設內秦淮河流域、河西北部地區、城東地區、北十里長溝流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其中,玄武湖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敷設污水主次干管9.5公里;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約3.74平方公里;唐家山溝拆遷、生態護砌、清淤、初期雨水收集調蓄;崗子村溝、香料廠溝、老季亭溝清淤疏浚;續建完成鎖金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金川河(含南十里長溝)流域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設內容包括:敷設污水主次干管77.6公里;新建一座規模為0.54立方米/秒的污水泵站;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約19.3平方公里;護城河、內金川河西支、南十里長溝主流及一支河道整治;完成南十里長溝主流及一支、二支、三支,內金川河西支引水補源工程。
配套:
今年建成3個污水收集處理系統
雨污分流改造后,分流出來的污水哪里去?配套的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建設必須同步跟上。
市建委相關人士介紹,按照計劃,今年我市還將投資約4.6億元,全面完成內秦淮河污水收集系統續建工程、河西北部地區水環境綜合整治續建工程、板橋地區污水收集系統建設工程;并推進建設橋北污水處理系統一期續建工程、鐵北污水處理系統一期續建工程,開工建設一座規模為880立方米/天的市政污泥處理場。
“‘一湖一河’只是一個開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3至5年內,南京主城200多平方公里內將全部實施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長約500多公里的污水收集主次干管,埋設約4900公里的污水收集支管,將污水收集支管延伸至2297個居民小區。通過雨污分流、河道整治、恢復自然水系,最終使市區87條河道清水長流、綠樹常青。”建設部門一位負責人說。 本報記者 鄒偉
根據近日公布的《2010年南京市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任務組織實施方案》,今年,我市將實施鐵路建設、地鐵建設、市政道路環境綜合整治、雨污分流改造、城市快速路建設、濱江(濱河)環境綜合整治、河西CBD二期建設等16個城建重大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