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禺市橋華景新城小區有業區家里安裝了試用的“粉碎機”,在洗菜盆旁即可操作。 本報記者許曉蕾 攝
本報訊番禺區計劃推廣使用廚余垃圾粉碎機解決廚余垃圾問題,近日已有廠家到番禺市橋華景新城小區推廣銷售該機器。昨日,麗江業主“巴索風云”在小區論壇上發帖《拒絕使用“食物垃圾處理機”———即粉碎機,2001年的研究報告》的帖子,引用有關報道,指出垃圾粉碎沖入下水道存在有五大危害。
第一,加重城市水污染,增大污水處理的難度、能耗與費用。我國水污染形勢如此嚴峻,含有大量有機營養物質的廚房垃圾加盟污水,無疑是雪上加霜。
第二,容易堵塞下水道。下水道指的不僅僅是廚房水池下的一小段。把各種垃圾粉碎,混在水中,可能暫時堵塞不了家中的一段,但污水進入橫管后,由于水管的孔徑加大,水流變緩,勢必沉積,日積月累,能不堵嗎?大管堵了,家中的污水還能流下去嗎?
第三,增加耗水量。垃圾粉碎后,是不會自行走掉的,必須用大量水沖走,這勢必要增加自來水的消耗量。自來水來之不易,其珍貴在此就不贅述了。用清潔的自來水沖走垃圾(中速,每次40~60秒),是個極大的浪費。長此以往,會加重水資源短缺的危機。對個人來講,勢必增加水費開支。
第四,不符合國情。國外居住分散,安裝有“食物垃圾處理器”的廚房多為獨立的別墅式住所,下水管道較粗。國外飲食結構與我們不同,他們買來的多為凈菜,且油膩較少。中國是美食之國,我們的烹飪可產生無窮的美味,但這種烹調方式又會產生很多的油膩,很容易附著在下水管內壁上,容易引起堵塞。我們買的菜回來要擇,把擇下的菜葉、菜幫(甚至骨頭)粉碎沖入下水道,不堵等什么?
第五,不符合垃圾分類處理的原則。當前,垃圾分類已成一種環保時尚,舉手之勞可以省卻無窮煩惱。玻璃、金屬、塑料等有用垃圾可以回收利用,有機垃圾可以漚肥。垃圾分類處理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應大力提倡。固形垃圾尚且如此,那么,把原來是分開的垃圾硬要粉碎后混入水中,一沖了之,這種做法是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專家意見
管網不配套 恐成新污染
“在現在的廣州市環衛科研所應該還能找到樣機,”原廣州市環衛局一名專家回憶,1998年,該設備在國內已有零星生產,當年還掀起過一陣科研熱潮,廣州市環衛科研所還作為科研項目引進樣機,專題研究過該技術。當年他就曾參與此項工作。
“應該說有一定效果,而且對污水處理很有幫助,”該專家稱,這種技術在英德等歐洲國家應用比較普及,但是有個前提是城市污水管網充分完善,保證小區家庭排放的污水能有效收集到污水處理廠。
“我們目前的污水處理,有時還要加糞水增加有機物含量,”他稱,經粉碎機處理過的廚余垃圾碎末都是有機物,混在污水中排放就提高了污水中有機物含量,這樣有利于污水處理效果。但是,即使現在,廣州的污水管網還沒有充分完善,一旦住戶裝了粉碎機,而有機物濃度過大的家庭污水得不到有效收集,排放到江河湖海,就成為了巨大的污染。
他建議,廣州若引進家庭餐廚垃圾粉碎機,一定要在污水管網發達的社區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