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友藝 實習生 霍瑤 張純潔 文/攝)8月31日至9月8日, 市衛生局、水務局、環保局組成聯合督查組,對各縣、區農村飲用水進行聯合執法檢查和督查,并現場抽取水樣進行水質檢測。結果顯示,個別農村水廠出廠水余氯、色度、渾濁度等指標尚未達到農村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在蕪湖縣的易太鎮自來水廠,檢查組對出廠水質進行了現場快速檢驗,現場檢驗的5個常規指標中的色度稍有超標,其他如濁度、余氯、酸堿度、鐵含量均達到國家農村飲用水的衛生標準要求。在繁昌縣某水廠的現場檢查中,檢查組發現該廠的制水工藝還比較原始,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對出廠水質進行自檢。同時,現場快速檢驗的結果也顯示,該廠出廠水的色度、濁度均有不同程度超標。
督查組對三縣四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10余個農村集中供水單位進行了實地檢查,并聽取了各縣區的農村飲用水專項執法檢查情況匯報。結果顯示,通過加強多層次、多環節監督管理,我市農村飲用水衛生安全狀況有了一定好轉,但仍存在一些問題: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均已開展,但工程建設進度需進一步加快;部分農村飲用水廠制水工藝、設備設施落后,絕大部分農村水廠無水質自檢實驗室,無專業檢測人員,無法開展出廠水日常自檢工作;農村自來水廠除少數轉供市華衍水務有限公司或各縣自來水外,均是就地取水,而取水口附近均未按《安徽省城鎮生活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要求劃分水源保護區,取水口附近基本未豎立水源保護標志,此外,農村自來水廠基本均未辦理環境影響評價手續;現場水質快速檢測發現少部分農村水廠出廠水余氯、色度、渾濁度指標達不到農村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推進我市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的實施,改善農村飲用水水質,有效預防和控制農村飲用水衛生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廣大群眾飲水安全,市衛生局、水務局、環保局還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飲用水安全的執法檢查力度,對存在問題的單位,將依法進行督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