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群眾的飲用水安全是我市各級政府的一大工作重心。今年以來,我市為此做了大量工作。9月4日,市政府就全市飲用水源安全對各縣(市)區提出要求,要求各地全面清查飲用水源地企業,下決心治污,力爭讓百姓能夠安心喝水。
我市表示,沒有安全、合格的飲用水,再快的發展也沒有意義,再多的GDP也沒有價值。水環境不僅是環境問題、技術問題,也是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民生問題。各級領導應深刻認識到,保護飲用水源的安全,就是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就是最大的民生;保護飲用水源的安全,就是各級政府的法定職責,在一定時期內甚至是首要職責。
我市要求各地進一步增強做好水環境綜合整治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從講政治、保增長、保民生的高度,切實依法履行職責,全過程加強領導,落實水環境綜合整治的各項措施,確保讓人民群眾喝上合格水、安全水,確保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為了讓市民喝上放心水,市政府投入巨資實施的城西水廠取水口西移、城東水廠擴建、鹽龍湖建設等飲用水安全工程,目前進展順利,基本達到時序進度。前兩項有望于今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這些工程的實施,將在較長時間內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市飲用水安全的壓力。
同時,市政府還投入2000多萬元,用于飲用水安全技術保障裝備建設,全面加強對飲用水源、水廠供水和末梢水的水質監測,建立完善取水、制水、供水全過程管理監測體系和質量控制機制,確保人防、技防、設施防全面到位。我市改造了新洋港水質自動監測站,新建了市區通榆河水質自動監測站,正在加快建設全市水質自動監測中心。
我市要求各地,全面落實水環境整治的各項措施。一是全面清查涉及飲用水源地及其周邊地區水環境污染的情況。特別是要查清化工、電鍍、機械加工、造紙、印染等企業的有機污染和重金屬污染。要全面整治酸洗生產企業,要提高準入門檻,嚴把環評審批關。
我市表示,各地要嚴格按照要求,對全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內非化工項目、農業面源、生活及船舶、漁業等污染源,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整治”的原則,進行全面整治,確保整治到位。重點抓好一、二級水源保護區內有污染物排放的非化工類企業的整治,特別是電鍍、造紙、印染等有廢水排放的工業污染源,要以整治化工企業的態度和力度,采取斷電、斷水等一切必要措施,使其徹底關閉拆除。
我市要求,尚未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的縣(市),必須按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在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包括備用水源地)建成水質自動監測站。確保按時序進度要求完成11座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