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綜合訊)外資水務企業被認為是中國水漲價的操縱者,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員及有關專家就水價在部分城市調研。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中國多個城市上調水價,外資水務企業被認為是漲價的操縱者,并被指壟斷了中國水務市場。
住建部城建司一位人士說:“住建部這邊主要由我們司在負責,這幾天一直在開會討論這件事。”此次調研“主要是水價的問題,外資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媒體了解到,住建部已經指派一批官員和專家前往一線實地調研,截至目前他們的目的地包括東北、西北和華南的幾個城市;來自地方省市水務主管部門的官員則不斷被召集到北京,匯報當地水務行業情況。
一些水務企業和業內專家也接到了住建部的電話,被要求提供意見。建設部官員的問題涵蓋水價上漲的合理性、外資在中國水務市場的影響,以及外資與此輪水價上漲的關系等等。
住建部城建司的官員沒有披露此次調研的用意及更進一步的計劃,但一些外資企業擔心,此番調研可能將針對外資水務企業的輿論壓力升級為政策限制。
目前在中國水務市場上活躍的外資水務企業主要以威立雅和中法水務為代表,對他們來說,接受政府和行業組織的調查并非首次。尤其是威立雅,自2002年以來,這家全球最大的環境服務企業因為在中國水務市場上的“高溢價”收購等激進行為被貼上了“陰謀”的標簽。
在一些評論人士看來,這一輪水價上漲與前述指控之間存在想當然的聯系,“外資陰謀論”得到了廣泛的支持,一家官方媒體甚至以“跨國水務巨頭準備水淹中國”作為報道的標題。
反對“外資威脅論”的人士稱,此番水價改革背后與外資沒有直接關系,外資在中國水務市場遠未達到壟斷地位。“從外資企業簽約項目的處理能力來說,在華主要外資企業目前所有簽約項目的供水總能力不到全國供水總能力的10%,排名第一的威立雅水務實際市場占有率不到3%。”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