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水務局水資源處專門召開處務會,認真學習貫徹天津市水務局半年工作推動會精神以及書記慈樹成和局長朱芳清的重要講話,深刻領會局黨委確定的“建設節水型社會,發展循環水務” 的水務新思路和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三位一體”的新體制的內涵和實質,充分認識“構筑供水安全保障體系、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和節水型社會管理體系”對我市水資源配置、保護和節水工作提出了的新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水資源管理發展方向、具體目標和主要措施,扎實推進水資源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是“三道紅線”指明水資源管理發展方向。全面貫徹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執行“三道紅線”政策。即在南水北調通水前,水資源管理工作要從“需水管理”出發,圍繞水資源的配置、節約和保護,明確水資源開發利用“第一道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明確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第二道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明確用水效率控制“第三道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
二是“五項工作”明確水資源管理主要任務。一要做好水資源配置這篇“大文章”,以水資源配置為核心,按照“供、用、排”循環利用的水資源管理新機制,全面統籌城市與農村,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用水水資源配置和管理,確保水資源供需平衡發展戰略的落實。二要重點突破水資源管理瓶頸,從天津水資源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水實際出發,以強化地表水、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監督管理為著眼,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三要有效控制需水增長,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為核心,從制度建設入手,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我市“大節水”、“中節水”、“小節水”(三個節水)協調發展,結合我市循環經濟建設,推進全社會“科學用水、文明用水”。四要努力構建多水源供水格局,落實發展循環水務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發展戰略,在城市、農村和工業園區三個層面上,以生態和生產工作為突破口,大幅度提高再生水回用率,減少廢污水排放量,有效緩解天津水資源緊缺狀況。五要服務生態城市建設大局,以引灤水源地和河道水系治理為紐帶,實現“生態城市”、“循環水務”中有關水問題“建設”與“管理”的無縫對接,實現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綜合治理、優化配置、全面節約和有效保護。
三是“五項措施”保障水資源管理穩步發展。一要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步伐,積極組織創建完成50個節水型企業(單位)和20個節水型居民小區,組建農民用水者協會25個,確保節水型社會試點通過驗收。二要推動再生水回用工作,加大再生水回用前期工作力度,完成再生水回用于農業、生態方案,為示范建設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配合做好《天津市再生水利用規劃》編制工作。三要促進水資源合理配置,推動北三河地表水水資源分配方案編制工作,調整“濱海新區水資源配置方案”,進一步強化論證資質管理,提高水資源論證水平。四要確保城市供水安全,組織編制《于橋水庫藍藻爆發應急預案》和《于橋水庫菹草打撈預案》,建立藍藻和菹草爆發預警機制,確保城市供水安全。五要強化水資源保護,全面完成全市市管河道排污口登記和排污量監測,以及水功能區確界立碑工作,繼續推動“水功能區納污能力和入河污染物限排總量核定”工作,積極配合制定中心城區水環境提升改造實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