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流域各國的水資源部部長已于周二推遲簽署了一項水資源共享協議,因為埃及和蘇丹反對削減其慣例份額而拒絕該協議。
在埃及亞歷山大省地中海城市舉行的為期四天的會議里,厄立特里亞的水資源部部長作為觀察員出席,九個尼羅河流域國家的水資源部部長將協議推遲了半年。
“這六個月用來解決問題。”會議結束后,埃塞俄比亞水資源部長Asfaw Dingamo對記者表示。
“在那之前我們的技術顧問會擬一份用來簽署的技術協議。”他說。
其他的尼羅河流域國家之中,一些遭受周期性干旱的國家于六月份在民主剛果峰會上草擬了合作框架協議(CFA),峰會上沒有提及埃及和蘇丹的慣例份額問題。
“這是個巨大的勝利。”一位因未得到向媒體發言授權而要求匿名的蘇丹官員稱,“他們本來打算不顧埃及和蘇丹,簽署于八月一日開始生效的協議。”
爭論的焦點是英國于1929年代表其5584公里(合3470英里)長尼羅河沿岸殖民地與埃及簽署的協議,該協議賦予了埃及對于上游水利工程的否決權。
1959年,埃及與蘇丹達成協議,每年分配給埃及555億立方米水,相當于尼羅河87%的流量;蘇丹分到185億立方米。
一些尼羅河流域國家,包括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烏干達、肯尼亞和民主剛果均表示,過去的條約是不公平的,他們想達成一個公正合理的共享水資源計劃,以便進行更多的灌溉和能源工程。
埃及這樣一個幾乎全國干旱的國家,水資源主要依賴尼羅河。埃方辯稱上游各國可以通過更好地利用雨水和其余水資源來源來解決問題。
本月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政府報告中說,埃及人口近8000萬,其用水需求將在2017年超過供給。
埃及負責非洲事務的副外交部長Mona Omar對記者表示,埃及“不可能”容許削減其用水份額。
會后埃及試圖淡化意見分歧,并表示正向其余各國提議給予經濟鼓勵。
“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的。”埃及內閣發言人Magdi Riyad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但是)大家都同意的一點是如果善加管理,尼羅河流域的資源綽綽有余。”
他表示,埃及提議加大由世界銀行資助、尼羅河流域國家保護組織“尼羅河流域行動”的范圍,將其他的自然資源也納入保護行動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