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谷縣、靈石縣生活污水處理廠的試運行,晉中市11個縣(市、區)提前實現了縣縣有生活污水處理廠的目標。”8月14日,晉中市常務副市長楊隨亭告訴“生態汾河”新聞采訪團一行。
楊隨亭說,汾河在晉中市流經祁縣、平遙、介休、靈石4個縣(市),匯集了7個縣(市、區)的10余條支流,是不折不扣的“母親河”。為此,晉中市圍繞“藍天碧水工程”的總體安排,扎實推進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2002年,城區第一生活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2007年,平遙、左權、昔陽、榆社4縣建成運行,2008年,介休、壽陽、和順、祁縣4縣建成運行,太谷、靈石2縣正在試運行。
在提前實現“縣縣有”目標任務的基礎上,今年7月,晉中市采取“一廠一策”辦法,對全市11個生活污水處理廠分別提出了深度整改的要求,包括完善城市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完善中水回用設施和中水輸送管網建設等任務,9月30日前要全部完成。從10月份開始,晉中市將對逾期未完成整改任務的縣 (市、區),暫停審批新增化學需氧量排放的建設項目審批,并暫緩下達有關項目的建設資金。
8月13日,記者在晉中市第二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工地看到,高6米,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的生化池主體工程已完工,弱電設備安裝整齊,工人們正在進行全力沖刺,進行最后階段的施工會戰。該項目負責人稱,7月29日,投資1.9億元、日處理5萬噸的第二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已正式通水,再過100天,生物菌培養達標后就可正式運行。
晉中市環保局局長游樹林介紹說,下半年,隨著太谷、靈石2縣生活污水處理廠及城區第二生活污水處理廠的陸續投入運行,全市的污水處理率將達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