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天里下場雨再愜意不過,但是新區污水處理廠工地的工人倒更喜歡炎炎烈日——眼下,地基換填工序正在收尾,最怕積水。記者近日冒雨采訪發現,其實,即使雨天,工地同樣熱火朝天。
污水不處理就是“狼”
洛陽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有個新區項目部專門負責料理新區污水處理廠工程事宜。記者從該項目部得到一份最新進展報告——新區污水處理廠項目于今年4月中旬完成選址、環評、可研、初步設計的批復工作。5月6日進場施工,開始地基換填、修建臨時道路。目前,地基換填工作已基本結束,土建準備開工。
“過幾天,整個指揮部都要移師工地。下一步,我們還要加班加點、交叉施工,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爭取早一天投入使用!”該新區項目部主任助理王珂說,這是因為新區污水處理廠工程已列為省、市重點工程和市委、市政府2009年“十大實事”之一,而且“新區污水厲害得很,不處理,那就是‘狼’”。
《洛陽市新區污水處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有這樣的論述:
“市區有‘三山環抱、四水中流、九渠貫都’的山水景觀特征。但是由于新區沒有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大量污水就近匯入溝渠或者通過管道匯入洛河、伊河,致使區內溝渠、伊河和洛河遭受污染,水體景觀惡化。”
“除中心區外,其他區域污水均無出路,大部分污水不得不臨時排入雨水管渠,雨污混流現象嚴重。”
“關林區域沒有污水處理設施,并且污水管網也不配套,大量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洛龍科技園區已形成了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工業體系,工業企業排放的廢水量大、濃度較高、水質復雜,對環境污染更為嚴重。”
指日可待“狼”變“羊”
“年底完成工程量的40%不成問題。”市公用事業局業務綜合科科長楊善國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改善水污染環境,我市于2001年建成了澗西污水處理廠、2006年建成了瀍東污水處理廠和定鼎門污水處理廠。其中定鼎門污水處理廠位于新區。
但是,隨著新區發展,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一座設計規模不過2萬立方米/天的污水處理廠難以支撐局面,每天有大量污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河渠,嚴重影響了新區環境。在此背景下,洛陽市決定興建新區污水處理廠,完善新區污水管網系統。
根據新區西高東低的自然地勢和現狀污水管網整體自西向東敷設的實際情況,新區污水處理廠的最佳位置定在二廣高速東50米、擬建洛偃快速通道北50米、伊河北50米、東干渠南,占地183畝。
“總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污水20萬立方(米),概算總投資3.7億元。一期工程規模為日處理污水10萬立方(米)。”楊善國介紹說,新區污水處理廠的服務范圍東至洛宜鐵路,向西跨過西南環高速,北至洛河,南至鄭西高速鐵路,主要包括洛龍居住區、大學城地區、中心區、高層次人才居住區和關林分區。
改良工藝去“污”留“水”
“你看,廠區分為污水處理區、深度處理區、污泥處理區和生產輔助區。”王珂指著一張效果圖告訴記者,主要建筑物包括隔柵、進水泵房、旋流塵沙地、二沉池、污泥泵站、變配電間、鼓風機房、提升泵房、加氯加藥間、污泥濃縮脫水機房等。
據了解,污水處理方案采用改良型氧化溝工藝,工程排水執行一級A標準。也就是說,新區污水經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將成為優質再生水,可滿足城市景觀用水、雜用水,還可供電廠循環冷卻用。
“建成后每天能提供10萬立方米這樣的水。”王珂把新區污水處理廠的工程效益歸納為兩點:改善洛陽市地表水、地下水水質,保護生態環境;提供大量優質再生水,節約凈水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