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污染防治情況檢查 企業監管情況令人憂———
本報訊 在本市現有的約5000家污水排放工業企業中,監控情況較好的只有180家單位。而其余絕大多數排污企業由于數量多、位置分散成為執法薄弱環節,存在監管難的問題。
今天,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二次會議。會議聽取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水污染防治相關法規實施情況的報告。記者從中了解到上述信息。
據悉,執法檢查組肯定了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成績。認為本市飲用水安全得到保障,水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同時檢查組也曝光了檢查中發現的問題。
檢查中發現的6大問題
一、本市水環境的監管力度尚顯不足,執法難的問題比較突出
據統計,北京2萬多家工業企業中排放水污染物的企業約有5000家。
而目前本市除了對33家國控和147家市控廢水排放重點源單位的監控情況較好以外,對于其他排污企業,由于數量多、位置分散,客觀上監管難度比較大,成為執法的薄弱環節,監管的經常性和有效性尚待進一步提高。
二、本市水污染排放總量遠大于水環境容量,河湖水質尚未得到根本好轉
在2008年監測的全市共計82條2020公里長的有水河流中,四類、五類和劣五類水質河道長度占到監測總長度的44.1%。城市中下游地區大部分仍為劣五類水體,下游河湖仍然存在黑臭現象。
三、因運行費用得不到保障等原因,本市規;笄蒺B殖場以及鄉鎮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轉的情況比較普遍
由于監管手段不能常態化、責任主體確實存在困難,多年來還沒有一家畜禽養殖企業因污水處理設施停運而受到監管部門處罰。
四、因污水配套管網建設相對滯后,一些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面臨“無水處理”和“水量不足”的問題五、流域治理機制不完善六、因水污染防治法相關配套實施辦法滯后,影響法律的貫徹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