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訊 寧鄉縣灰湯鎮上上下下盼望著一個2000畝的紫龍湖早點建成,因為伴隨著人工湖而來的將是一個"無人污水處理廠",不用投放化學藥劑,也不用培養生物菌群,處理污水的"工人"就是人工湖濕地里的菖蒲、蘆葦、美人蕉,鎮上各種污水穿過載滿植物的濕地后,就成為清亮水了。
這個"無人污水處理廠"的學名叫"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擬投資600萬,日處理污水量將達到4000噸。
每年150萬噸污水排入烏江
"灰湯鎮每年排放的各種污水的總量超過150萬噸。"據灰湯鎮鎮長劉亮平介紹,這些污水直接排向烏江或烏江支流。
這個問題一直讓灰湯建設者們憂心忡忡,在創建農村環保示范鄉鎮過程中,大家開始尋求解決之道。2009年長沙市環保局、財政局、發改委、建委聯合下發的《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計劃的通知》里,寧鄉縣灰湯鎮污水處理工程被列入今年38家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計劃之一。
6個人工濕地為水質"療傷"
濕地處理是將污水投放到生長有蘆葦、菖蒲等耐水植物的沼澤地上,使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動,通過耐水植物和土壤聯合作用,污水得到凈化。
人工湖紫龍湖占地2000畝,這成了濕地污水處理的"娘家",預計將在湖邊選擇6處人工濕地,既不影響人工湖的景觀,又可以綜合利用水資源。據介紹,該項目配套的建設包括管網的分流改造等都在報建當中。不久之后,湖南省第一個濕地污水處理廠將實現它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