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中山、江門三地環保局局長近日在珠海淇澳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簽訂《珠中江環境保護區域合作協議》,正式啟動珠江口西岸三城市的環保戰略合作,標志著三地環保合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據悉,協議明確規定三地環保部門將合力提高區域環境管理水平,積極探索具有珠中江特色的區域環境保護道路,共建環境和諧的珠中江區域。
協議在區域水環境、大氣環境聯防聯治,環境設施資源及信息共建共享,應急機制聯動等方面作了規定,尤其是對水環境區域污染防治作了具體規定。
分列于珠江出海口的珠中江三市具有多條跨界河流,珠海市和中山市之間的跨界河流主要有前山河和磨刀門水道,與江門市的跨界河流則包括磨刀門水道、雞啼門水道、崖門水道等,因此,三地攜手保護水源顯得尤為重要。
“不論是位于上游還是下游,對于水質的監測標準將達到一致,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珠海市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協議對水環境區域污染防治作了具體規定,比如:加強珠中江飲用水源保護的協調合作,探索建立西江飲用水源保護區協調管理機制,共同保護跨市河流水質,確保交界斷面水質達標;建立珠中江環境監測數據互動機制,構建珠中江環境監測網;建立跨界環境違法案件區域移送機制,打擊跨界環境違法行為;加強環境宣傳工作互動,實現區域環境信息定期通報制度等。
協議還對三市環境應急聯動作了規定,將建立珠中江區域環境事故協調機制,加強環境應急資源的合作與共享,提高區域環境應急水平。
三市還商定建立珠中江環境保護合作聯席會議制度,原則上每半年召開一次,制定年度環保工作計劃,共同推進合作協議。“今年最主要的任務是水資源的保護。”珠海市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首次聯席會議計劃于下月進行,具體會議內容尚需進一步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