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工程自2008年實施試驗性蓄水以來,樞紐建筑物穩定性、機組能量特性,庫區水質、庫岸穩定性等相關監測指標均在設計范圍內。蓄水期間,三峽工程保持安全穩定運行,試驗性蓄水取得了成功。
據悉,以上結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文伏波、鄭守仁等長江水利委員會科技委專家在近日考察三峽工程和長江宜昌至奉節段庫區,并聽取了三峽樞紐管理局關于去年試驗性蓄水相關情況介紹后,經過討論得出的。
專家稱,三峽工程蓄水以來,特別是2008年試驗性蓄水以來的監測結果表明,三峽樞紐和船閘的變形、滲流、應力應變等指標均在設計允許值范圍內;中國三峽總公司在2008年試驗性蓄水期間對機組進行了嚴格的整機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機組的能量指標優于合同標準。監測數據顯示,去年試驗性蓄水期間,重慶港的泥沙淤積情況較好,庫岸和水質總體穩定,四期移民工作已經完成,沒有因為蓄水誘發地震。專家認為,2008年的試驗性蓄水為三峽工程今后長期運行積累了寶貴的數據和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