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武漢市2009年環保世紀行活動中,環保部門透露,目前武漢飲用水源主要存在三大安全隱患。
由于早年缺乏規劃,武漢市供、排水地域分布不夠合理,沿江、河布局取水口與城市污染排污口交錯,城市污水處理系統還不完備,應對突發性飲用水源污染的能力較弱,存在安全陷患。
油碼頭、化學品碼頭、排污口等對下游取水口構成隱患。調查顯示,武昌平湖門水廠上游150米左右為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區域內有武昌船廠的船舶維修碼頭。在該水廠上游600米和1100米的二級保護區內,有文昌門生活污水排污口和巡司河排污口。漢江宗關水廠取水點上游3000米處,是飲用水源地準保護區,區域內的陳家墩化工碼頭猶如一枚不定時的“炸彈”。黃陂盤龍城污水處理廠建設滯后,大量房地產開發對后湖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造成威脅。
此外,農業面源污染情況也不容忽視。遠城區農田中的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對舉水、灄水水源地的水質構成潛在影響。出于保障郊區取水量的需要,舉水、灄水分別建有橡膠壩,水位被人為抬高后造成河流水勢變緩,污染物降解、稀釋能力下降,農業面源污染對水源的影響將在遠期顯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