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水工業網 > 新聞 > “綠色精英”選拔賽--德國2009年綠色科技精英國際論壇

“綠色精英”選拔賽--德國2009年綠色科技精英國際論壇

信息發布:中國水工業網 發布時間:2009-5-11 瀏覽次數: 更多

        隨著節能減排目標的提出和相關方針政策的大力推行,環?萍己铜h保產業已經成為今年國家大力推動發展的主要方面。

        在過去幾年里,中德在教育和科學研究領域的合作有了進一步發展。無論在項目數量上,還是資金規模上,中國都已經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作為國際上環境科技領先的國家, 德國一直努力推動與世界各國在這方面的學術交流,特別是同青年科學家的交流。

        為此,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正在全世界選拔15位優秀青年研究人員和科技工作者參加 “綠色精英——綠色科技精英國際論壇”并在此誠摯邀請中國環境科技青年科學家參加此次論壇。

        本次選拔賽由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部長Annette Schavan博士親自指導,將提供未來杰出的青年科學家與德國當代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們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在2009年8月/9月為期一周的德國之旅中,青年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們將會訪問一流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現場收集有關研究活動的具體信息,并了解與德國伙伴進行合作的可能性。

        作為訪問的一個重要環節,訪問期間,青年科學家將與不同環境技術領域知名機構和企業的專家進行單獨會晤,他們還將有機會在論壇上介紹各自的研究項目。論壇的其它活動亮點還包括一個文化陪同項目、與專家和德國青年科學家一起進行的總結座談會,以及與德國教研部部長Annette Schavan博士進行會面。

申請信息

        環境技術的進步是德國優先追求的目標。以用于這一領域的研發經費來計算,德國在歐洲國家中名列前茅,這也反映在注冊專利的數量上。德國巨大的創新能力使它在研發合作中成為國際研究團體強有力的合作伙伴。

        德國及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受益于數量眾多且生氣勃勃的合作活動。德國聯邦政府希望進一步增加這種交流,特別是同青年科學家的交流。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主辦的國際“綠色精英”選拔賽,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臺:來自全世界的有才華的青年研究人員,將有機會訪問德國這一在環境技術領域領先的國家,結識新同行,并與優秀的機構和企業建立聯系。

        征集:綠色精英

        “綠色精英”選拔賽由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部長Annette Schavan博士親自指導,目的是為了從世界各地選拔15名優秀青年研究人員和科技工作者,這些青年英才應涉足以下科技領域:
        •    清潔技術
        •    受污染的土地管理及利用
        •    資源有效利用
        •    水資源
        •    可再生能源

        選拔將根據申請人在環境技術領域的學術背景以及與德國伙伴進行合作的具體意向進行評判。競賽獲勝者將作為本國環境研究工作的代表,于2009年夏末參加為期一周的國際科學論壇。

        國際論壇


        選拔產生的科學家們將在一周的時間里,參加“綠色精英——綠色科技精英國際論壇”。他們將參觀歐洲最重要的環境技術領先地區之一——德國,訪問一流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現場收集有關研究活動的具體信息,并了解與德國伙伴進行合作的可能性。作為訪問的一個重要環節,訪問期間,青年科學家將與不同環境技術領域知名機構和企業的專家進行單獨會晤,他們還將有機會在論壇上介紹各自的研究項目。論壇的其它活動亮點還包括一個文化陪同項目、與專家和德國青年科學家一起進行的總結座談會,以及與德國教研部部長Annette Schavan博士進行會面。
 
        參加論壇的機構

        作為國際論壇的一項內容,與會嘉賓將訪問以下德國機構,這些機構合代表了參加論壇的眾多大學、機構和企業。

        亞琛工業大學(亞琛工大)
        憑借一系列尖端研究課題如“定制生物質燃料”,亞琛工大作為一所以跨學科教育為導向的優秀大學脫穎而出。

        弗勞恩霍夫水系統技術聯盟 (SysWasser)
        2007年以來,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旗下的14個研究所進行實力整合,成立了弗勞恩霍夫水系統技術聯盟,研發集水的解決方案,包括基礎設施和廢水凈化等。

        西門子
        西門子是環境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
        其環境產品和服務包括高效益的能源生成與分配,以及針對建筑物、移動應用、照明和工業提供有效利用能源的解決方案。

         評審委員會

        您的申請結果,將由高水準的評審委員會做出決定。評委包括:

        Hermann Requardt教授
        Requardt教授從2006年開始擔任西門子公司管理委員會委員。他擁有物理學和哲學學位,兼任法蘭克福大學名譽教授。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教授
        Schellnhuber教授執教波茨坦大學理論物理學,并擔任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所長。他還是牛津大學的客座教授。

        Jürgen Mylnek教授
        物理學家Mlynek教授是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主席。他是萊布尼茨獎獲獎人,并在2000-2005年期間擔任柏林洪堡大學校長。

        三位評委均為科學-產業經濟研究聯盟 (Forschungsunion Wirtschaft-Wissenschaft) 的成員。

 
Hermann Requardt教授、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教授和Jürgen Mlynek教授


        參與和申請

        申請要求
        •    碩士學位(或同級學歷),成績中等以上,或在環境技術領域擁有更高的學歷/資歷,精通英語;
        •    年齡:不超過35歲;
        •    非德國公民,不在德國居住。

        申請資料
        請通過e-mail寄送以下PDF格式的申請材料(英文) 到
        greentalents@research-in-germany.de:
        •    個人簡歷
        •    推薦信或專家意見,側重于您的科學家職業生涯,以及迄今為止的活動;
        •    個人陳述,解釋您參加這次選拔賽的動機(不超過2頁):您為什么希望進一步了解作為環境技術大國的德國?您希望為將來的科學職業生涯,從這次經歷中獲取哪些東西?您希望在德國會見哪些專家,為什么?請解釋您在環境技術領域的具體興趣,并說明您有哪些跨學科興趣。

        申請須知
        您可到“綠色精英”網站找到本次選拔賽的申請指南;
        “綠色精英”活動網址:www.research-in-germany.de/greentalents

        截止日期
        請于2009年5月31日前,將您的申請資料發送到:
        greentalents@research-in-germany.de
        不完整的申請資料恕不受理,并將導致申請失敗。

        聯系人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國際局Marion Mienert博士
        電話:+49-228-3821-479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基礎政策問題,國際化戰略
        德國波恩
        郵編:53170
        網址:www.bmbf.de
        E-mail:bmbf@bmbf.bund.de
        波恩,柏林,2009

背景資料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自2005年11月22日以來,由Annette Schavan 博士擔任部長。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在憲法規定的責任范圍內,執行大量不同的任務:
            規范校外職業教育、培訓和繼續教育,以及制定政策和協調任務;
            支持研究工作;
            培訓支持和籌集資金方面的立法(與相關國家合作);
            選拔人才,支持青年研究人員;
            推動受培訓人員、學生、繼續教育項目參加人員、教師、學術界人士和科學家的國際交流。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的目的是加強德國作為全球領先研究地區的地位,選拔人才,通過新技術創造就業機會,以及提高本國的生活質量。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在波恩和柏林約有一千名工作人員,他們勤勉工作,并顯示出優異的才干。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在德國實施高科技戰略,為開發面向未來的技術(例如在衛生、安全和能源領域)打下必要的基礎,從而縮短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應用所需要的時間。

        中德科技合作

        在過去幾年里,中德在教育和研究領域的合作有了進一步發展。無論在項目數量上,還是資金規模上,中國都已經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遵循1978年10月9日簽訂的政府間科學與技術合作協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積極展開合作 (科技合作)。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的初步合作著重于科學家個人之間的交流和訪問;隨后是第二階段的項目合作。雖然現在項目合作仍然是與中國進行科技合作的主要內容,但是近年來出現了機構合作的新趨勢,包括建立合資機構。例如,在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的支持下,在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的指導下,多所信息和通訊技術領域的中德合資研究機構得以在北京和柏林成立。近年來,兩國也日益重視并吸引工業合作伙伴加入到合作項目中來。

        中德在教育和研究領域的合作,由政府間聯合委員會進行協調;委員會每隔一至兩年召開一次會議。聯合科技合作委員會和聯合指導委員會在以下科技合作領域積極開展工作:

            生物技術
            環境技術與生態
            地球科學
            信息技術、微系統
            激光和光學技術
            海洋學
            材料科學、納米技術
            生產研究
            文化遺產保護

        此外,其它領域(如衛生領域的研究、生物多樣性研究、工程學,以及物理和化學技術)的工作也會得到資助經費。

        中德在教育政策方面的合作,在架構上不同于許多其他領域的研究政策合作。例如,合作的基礎不是某項協議,如1978年簽訂的科技合作協議。另外,由于教育領域存在眾多利益相關者以及管轄權的分布問題,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的參與程度相對有限。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教育合作主要由下屬機構(尤其是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以及其它科學研究機構(尤其是亞歷山大•馮•洪堡基金會、德意志研究聯合會、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等)負責。除此以外,自1970年以來,在即使沒有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的財政或組織上支持的情況下,許多德國大學一直在與其中國合作大學交流。根據2007年4月德國大學校長會議上所得到的信息,共計394所中德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

        從2004年開始,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與中國教育部之間的合作已被列入年度高等教育政策戰略會談的內容。除去對當前項目和新項目提案進行討論外,這些會談還為更加深入的專家討論提供了機會,后者在合作規劃中起關鍵性的作用。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與中國教育部合作的戰略目標,是制定聯合學習課程,并最終制定出聯合教育標準。這些由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與中國教育部共同商定,并提供啟動資金的項目均為試點項目。試點的結果用于進一步發展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合作。

        德國同中國的合作項目,在中國由德國駐京使館科學參贊負責。德意志研究聯合會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于2000年10月在北京共同設立了中德科學中心。德國弗朗霍夫學會和德國霍爾姆赫爾茨研究中心在北京分別設立了代表處和聯絡處;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1994年在北京設立了分支機構,并在廣州、上海和香港設有信息中心。

        德國——環境技術的研究基地

        德國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大學、國際研究機構和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在德國32個地區已經建立了這樣的專家網絡,這些網絡在全國范圍開展工作,并能夠進行增值潛力極高的創新。這些網絡根植于適宜創新的環境,并幫助所在地區贏得聲譽。

        數百家非高校研究機構也在進行著尖端技術的研究;這些機構屬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萊布尼茨科學聯合會或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等組織。科學家在這里所享受的工作條件,是全球其它機構難以提供的。單是德國亥姆霍茲國家研究中心聯合會(在這些組織中規模最大)就聘用了大約24,000名員工,包括4,500名外籍員工。該聯合會2006年的預算為22億歐元,分別用于能源、衛生和運輸等研究領域。

        環境技術的進步是德國優先追求的目標。以用于這一領域的研發經費計算,德國在歐洲國家中名列前茅。這種巨大的創新能力使德國成為國際研究團體強有力的合作伙伴。德國及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受益于數量眾多而又生氣勃勃的合作項目。德國聯邦政府希望進一步增加這種交流,特別是同青年科學家的交流。

        德國環境技術領域的公司是全球市場的領軍企業,其市場份額高達19%。它們的年出口產品價值,高達350億美元。這些企業在國際上尤為成功的領域包括測量、控制、調節、水和廢水處理技術以及清潔空氣、防止噪音和回收利用方面的技術。在干旱嚴重的發展中國家,德國工程師和科學家正在協助建立資源管理系統。他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對可持續水管理、含水層建設,以及高效而適度的廢水處理,有如雪中送炭。這是一項人道主義的任務,但是它也為德國的投資開辟了市場。

        德國還是一個專利大國:在環境技術領域,歐洲專利局收到的來自德國的專利申請多于來自美國或日本的申請。這些申請所側重的技術包括自修復表面,如抗刮汽車漆、無廢料加工和仿生學。在德國,現在有150萬人從事環境技術研發工作。卓有成效的研究,也必將進一步提高潛力。在這個背景下,德國國家環境與衛生研究中心在全歐3,000家調查空氣污染物的機構中名列第一。

        欲了解更多德國研究工作的詳情,請登錄:www.research-in-germany.de




德國相關新聞信息

暫無評論信息

IE expo 2014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給排水水處理展覽會

本周熱門新聞

本月熱門新聞

查看中國水工業所有信息     行業新聞 - 市場動態 - 企業動態 - 廠商 - 產品 - 招標 - 論文 - 案例 - 方案 - 圖紙 - 軟件 - 課件 - 政策法規 - 標準規范 - 市場研究 - 會展 - 招聘 - 圖書
久久99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操|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好朋友4韩国完整版观看| yellow日本动漫高清小说|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2021年最热新版天堂资源中文|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日韩免费无砖专区2020狼|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户| 好看的国产精彩视频| h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麻豆一区区三三四区产品麻豆|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色多多视频在线播放|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视频观看|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小次郎收藏最新地址| 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国产ssss在线观看极品| 玉蒲团之偷情宝鉴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久久久男人天堂| 太深太粗太爽太猛了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