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能減排環保項目投資明顯加大 禁止“兩高”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
近日,蘇州工業園區星港街完成改造,道路兩側244套太陽能路燈投入使用,從而成為蘇州市區首條綠色環保的全太陽能路燈街。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迅速推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隨著新增投資的陸續推出,方方面面也出現了一些擔心:在全力保增長、擴內需的同時,中國會不會放松環保限制?新增投資能否更多投入節能減排環保項目,從而避免新一輪投資熱潮“可能給未來造成更多的污染”?
新增投資一成投向節能環保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在兩批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了230億元用于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占新增中央投資的10%。這個比例低不低?國家發改委秘書長韓永文認為這個比例是不低的,他說:“從投資安排上可以看出,中國不僅注重拉動內需、穩定經濟增長,更注重為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打基礎。”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趙家榮也認為,在保增長中,全國“節能減排工作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得到進一步加強”。在2300億元新增投資中,安排節能減排投資195億元。其中安排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和污水管網工程130億元,安排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40億元,安排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循環經濟和重點流域工業污染治理工程25億元。趙家榮說,為推動節能減排,去年四季度以來,在落實新增中央投資中,發改委等部門一直在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項目管理規定,嚴格用地、節能、環保要求,遏制“兩高”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
單位GDP能耗下降
從實施效果來看,今年第一季度,鋼鐵行業投資同比下降6.4%,有色、石油石化行業投資增幅同比下降18.2和69.2個百分點,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9%,降幅同比提高0.27個百分點。此外,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加大,四季度關停小火電機組211萬千瓦。截至2008年底,105萬噸自焙鋁電解產能已全部淘汰,落后煉油能力淘汰1000多萬噸,鼓風爐煉銅產能淘汰15萬噸,造紙落后產能淘汰547萬噸,酒精落后產能淘汰94.5萬噸,味精落后產能淘汰16.5萬噸,檸檬酸落后產能淘汰7.2萬噸。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全國單位GDP能耗降幅增大,正是緣于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國家統計局也從三個方面分析了一季度單位GDP能耗降低幅度增大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經濟結構變化帶來明顯的節能成效。一季度,經濟結構發生積極變化,第三產業比重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工業比重同比降低1.9個百分點。占能源消費70%左右的工業內部結構也向低耗能方向發展。其次是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最后是工業各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普遍降低。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中的39個行業大類單位增加值能耗均有下降。
提高節能環保準入門檻
隨著“ 十一五”規劃所確定的節能減排任務實施進入第四個年頭,2009年也成為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為此,中國今年將出臺種種政策措施,以利于節能環保。比如:出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辦法,加快制定或修訂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和主要用能產品強制性能效標準。繼續提高項目節能環保準入門檻和“兩高”行業項目資本金比例,引導金融機構嚴格限制高耗能和產能過剩行業貸款。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消息說,今明兩年,中國將通過財政補貼方式,對達到能效等級1級或2級標準的高效節能空調、電冰箱、洗衣機等10大類產品加大推廣力度。
今年會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推廣節能燈1億只,支持在13個城市開展節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深化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和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支持建設一批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大力推進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和報廢汽車、廢舊家電回收利用。同時還將研究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鼓勵專業化節能服務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為中小企業、公共機構實施節能診斷、融資和改造服務。繼續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積極落實差別電價政策,落實企業購買節能環保設備和節能環保投資項目所得稅優惠政策……由此可見,即便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中國高層節能減排的決心并沒有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