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貴陽市“依法治理兩湖一庫,確保市民飲水安全”2009年工作會議上獲悉,該市擬在治理兩湖一庫的五大治理工程,五大執法戰役,以及農村面源污染和內源污染治理等關鍵技術方面投入9億元,旨在今年實現兩湖一庫水質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紅楓湖、百花湖和阿哈水庫被貴陽市民親切地稱為“三口水缸”,這是自2007年啟動治理兩湖一庫工作以來,資金投入最多的一年,此舉成為貴陽確保市民飲水安全,進一步加快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是全面啟動治理工作的基礎年,“實現兩湖一庫飲用水源水質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這是檢驗兩湖一庫保護和治理工作成效的第一個階段性目標。
據了解,今年該市將按照“保目標、推項目、強執法、攻科研、重宣傳”的方針,強力實施工業污染治理工程、生活污染治理工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生物凈化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等5大工程;通過開展打擊違法排污、拆除違章建筑、打擊非法捕撈、打擊破壞森林資源、打擊非法取水用水等5大戰役,著力改善兩湖一庫水質。
推動治理兩湖一庫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項目實施成為資金的主要投向:支持平壩污水處理廠建設,督促平壩天峰化工廠完成磷渣尾礦庫治理;加快兩湖一庫周邊區域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和配套管網的建設,實現兩湖一庫上游及周邊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處理。加大城鎮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建設力度,建立兩湖一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活垃圾村(寨)收集,鄉(鎮)轉運,區(市)處理的機制,逐步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加強科研攻關,也成為治理兩湖一庫的重要手段。探索兩湖一庫亞高原、喀斯特、深水型湖泊的治理和保護項目的科研攻關。對“兩湖一庫”富營養化防治、藍藻治理等問題進行科技攻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