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將新增15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記者昨日獲悉,由永和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管網系統和尾水河道凈化工程等三個子項目組成的永和污水處理廠系統工程已經進入施工前的環境影響評價階段。由國家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撰寫的環評報告指出,經過該系統凈化后,污水將能以Ⅲ類水標準排入東江。
據悉,該項目預計總投資57959.9萬元,其中污水處理廠24058.6萬元、管網19976萬元、尾水凈化工程13925.3萬元。系統建成后主要用于處理增城市新塘鎮、寧西開發區、永和開發區區域內的生產污水和生活污水,服務面積達到32.38平方公里。其中污水處理廠廠區占地面積13公頃,首期建設規模15萬噸/天,遠期預計可達到30萬噸/天。
環評報告顯示,由于當地目前沒有興建污水處理系統,導致地表水質狀況很差,各種污染物中尤以糞大腸桿菌和石油類污染最突出。東江新塘段上中下游都受到了重金屬和有機質的污染。而在永和污水處理廠運行后,通過對各河道的污水截流處理,能大大降低水體中污染物含量。
根據計劃,永和污水處理廠系統工程建成后,其每天處理的15萬噸污水,有2萬噸可以實現中水回用,用于作城市綠化、道路及廁所沖洗。其余13萬噸經過處理后達標排入下游的白江涌、東洲涌、西湖涌等內河涌,再通過河道凈化工程達到Ⅲ類標準(即可以與人體直接接觸)后匯入東江。經預測,水體中 COD、B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指標將比目前有大幅下降,使東江北干流上、下游的水質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時降低附近西洲水廠劉屋洲取水口、新和水廠新和取水口附近的污染物濃度,從而有效地保障飲用水源水質。
另據了解,為避免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發出異味擾民,將把惡臭污染物經抽風收集后,再通過生物除臭裝置除臭,惡臭污染物去除率達到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