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省人大在全省范圍內,為保護地方飲用水水源出臺的唯一地方性法規!”昨日,信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姚鐵璜高興地說。
姚鐵璜所說的法規,是9月25日河南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的《河南省信陽南灣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將從2010年1月1日起實施。
保護大水缸有了尚方寶劍
昨日上午,在信陽市人大辦公室,記者看到,《條例》共38條,從信陽的實際和南灣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現狀出發,就立法依據、執法主體、保護范圍、保護目標、保護措施、處罰辦法等方面作了詳盡規定。記者注意到,與其他法規不同,《條例》中所禁止的內容并不是很多,主要以提倡和鼓勵為主。“就是提倡、鼓勵南灣水庫上游四個鄉鎮群眾科學種茶,科學養殖。”信陽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王豫說。
“有了《條例》,相當于有了一把尚方寶劍,再有人污染南灣水,我們就有了執法依據。”王豫說。
10年間,南灣水質下降了一半
記者從信陽市環保局監測部門獲悉,多年來的水質監測結果表明,南灣湖水體正在“富營養化”。信陽市環保局一位技術人員提供的數據顯示,1997年,南灣湖水體透明度為五六米,秋季達7米,水體為中營養;10多年后的現在,南灣湖水體透明度已下降到3米以下,個別地方降至1米以下,總氮等主要富營養指標有時超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三類標準。“10多年間,南灣水質下降了一半。”該技術人員說。
南灣湖水質變化的原因何在?當地環保工作人員認為,南灣水庫水質的污染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庫區周邊鄉鎮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各種垃圾污染;環湖鄉鎮的畜禽養殖場產生的糞便污水污染;庫區周邊農家餐館排放生活污水和垃圾帶來的污染;庫區內的機動船只產生的油類污染;使用農藥和化肥帶來的污染。
為保護南灣飲用水水源,信陽市做了大量工作,2008年1月召開的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信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姚鐵璜和20名代表聯名提出了關于《南灣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的立法議案,被省人大常委會采納,列入了2008年地方立法規劃。今年9月25日,河南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高票通過了《河南省信陽南灣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
為了大水缸我們愿意搬家
“為了保護咱們的大水缸,我們支持政府工作。”昨日,在南灣湖風景區賢山腳下移民新村一幢新建的小樓前,正在搬家的村民劉長喜告訴記者,他以前住在南灣湖邊的燕尾島上,開了一家飯店,每年收入達10多萬元,今年9月25日《條例》通過后,為保護南灣湖水質,在政府部門動員下,住在島上的居民全部搬了出來。
與此同時,信陽市各級各部門都已開始行動,研究貫徹落實《條例》的具體意見和辦法。
“相信隨著《條例》的正式實施,南灣水庫飲用水水源的保護會更加有力、規范,豫南明珠會更加璀璨。”王豫說。
依法保護美麗的南灣湖,這顆明珠才能更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