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綿陽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實施了《城市供水企業服務規范》。《規范》規定,百姓對供水服務有異議,可通過24小時服務熱線進行投訴;城市供水管網水質綜合合格率要達到98%,并委托市疾控中心分類實施每小時、每日、每月、每半年定期檢測。
據了解,由市建設局組織有關專家制定的《綿陽市城市供水企業服務規范》,分別針對城市公共供水企業的服務組織機構、制度、設施、收費、水質等進行規范管理,確保全市居民用水更安全。
《規范》要求,供水企業在服務管理中,應設立專門的服務組織機構(網絡),并配有專職人員具體負責。要公布本企業的投訴電話,一旦接到服務投訴,能立即答復應當場答復,不能立即答復的,必須在3個工作日內將處理結果答復投訴(咨詢)人,10個工作日內處理完畢。如投訴人對企業處理仍不滿意,可繼續向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投訴,供水企業應告知其電話。服務電話要24小時值班,及時協調處理服務類、報修類、投訴類等各類用水、接水問題。要將停水或降壓原因、范圍、開始時間及恢復正常供水時間通過直接送達、張貼通知書、廣播、電視、報紙等一種或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示。服務收費要嚴格執行物價部門批準的收費標準,收費標準和項目要進行公示。
《規范》規定,城市供水管網水質綜合合格率要達到98%。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水源或經營供水管網的供水企業,出廠水的嗅和味、渾濁度等至少每小時要監測一次,出廠水渾濁度、細菌總數、總大腸菌數等常規4項指標,每日進行檢測,供水水質常規42項指標全分析每月檢測一次,每半年對106項指標進行檢測,檢測工作由供水企業委托市疾控中心進行并上報檢測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