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寧夏嚴重缺水地區地下水勘查與飲水安全工程在原州區彭堡鎮陳家磨村啟動。項目實施期限為3年,完成后,將在中南部嚴重缺水地區布設探采結合井26眼,為約10萬人提供飲水水源。自治區領導陳建國、蔡國英、姚愛興出席了啟動儀式。
寧夏中南部嚴重缺水地區位于荒漠與黃土高原交匯區,主要涉及中部干旱帶和南部山區的11個縣(市、區),113個鄉鎮,269.3萬人。在這個地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每年為273立方米,僅為國際標準生存線的27.3%,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9.12%,人畜飲水嚴重匱乏困擾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5月13日,自治區政府和國土資源部簽署了《合作構建國土資源科學發展機制、共同促進寧夏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協議書》。寧夏中南部嚴重缺水地區地下水勘查與飲水安全工程是省部合作框架協議總體部署方案的重要工程之一,目前,這項工作正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和地礦局共同努力下,開展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論證。
寧夏中南部嚴重缺水地區地下水勘查與飲水安全工程將在充分發揮和利用前期地下水勘查示范成果的基礎上,部署1∶5萬飲水安全專項調查,分縣區詳細調查地下水分布特征、水質、水量、人畜飲水現狀、需水量、缺水程度,提出解決人畜飲水和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對5處較富水地段部署1∶5萬水文地質調查評價工作,提交地下水資源每日約10—15萬立方米,為中南部嚴重缺水地區人畜用水、經濟建設提供地下水水源;在特別缺水的苦咸水區、人口集中的鄉鎮政府所在地實施找水改水工程,切實解決當地人畜飲水難題。(記者 高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