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入湖河流斷面水質如何?橫山水庫水質有沒有受到污染?記者昨天(11月24日)在市環保局環境監測室看到,工作人員只要輕輕點擊鼠標,通過水質監測站的自動監測,相關信息就一目了然地顯示在電腦顯示屏上了。
過去,我市(宜興市,下同)水質監測一直使用人工監測方法。工作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到監測點取水化驗分析,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人為因素也有可能影響數據的真實性,對水質情況難以做到及時、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人工監測最多只能做到“報警”,一旦“報警”就意味著污染情況已經發生,污染結果不可逆轉。
為改變這種“被動”監測,近兩年我市共投入6600萬元,先后建成了23座水質自動監測站,另有8座即將投入使用。目前,我市已經形成了一個高標準、全天候、全覆蓋的水環境自動監測網絡,成為全國擁有水質自動監測設備最多的縣級市。這些自動監測站對我市交界河流、入湖河流、飲用水源地的水質進行全天候監測,監測范圍包括氨氮、高錳酸鹽、總磷、總氮和總有機碳等重要水質標志。
據市環保局環境監測站站長孔偉鳴介紹,這些監測站每4小時進行一次自動分析測試,完成后實時將數據信息通過數字信號以無線CDMA通訊方式上傳至環境監控室,工作人員通過科學的分析,可有效監控我市飲用水和太湖入湖河流斷面水質變化情況。一旦現場智能設備監測到河流中某種污染物正在逐漸增加,而在歷史數據庫中也沒有發現同時期內有類似情況發生時,就可以直接發送預警信息,提示相關人員進行詳細排查,對防止水污染事故,確保群眾安全飲水具有重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