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塘沽水務局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天津市測繪院、天津市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共同簽訂了《塘沽區地面沉降衛星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技術合作開發協議書》。一種新的微波遙感技術將應用到監測、控制濱海新區地面沉降,既保護區域珍貴的土地資源,也為濱海新區的招商引資和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據介紹,由于濱海新區長期以來地表水資源緊缺,只好超量開采地下水,加之抽吸地熱、油氣等地下流體資源的活動日益頻繁,導致地面普遍下沉。目前,濱海新區已經成為本市地面沉降范圍最大的地區,形成了低于平均海平面的潛在淹沒區,主要分布在塘沽建成區及漢沽建成區一帶。濱海新區沉降漏斗中心位于塘沽區,最大累計沉降量達3.23米。上世紀60年代以來,塘沽地區地面沉降呈加劇趨勢,對城鄉建設、交通、農田水利及防洪工程產生直接影響,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衛星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技術”是一種微波遙感技術,近年來已經成為對地觀測研究的重要手段,特別在地質環境科學中的應用,有著其他技術不可比擬的優勢。該技術具有全天候觀測的能力,不受雨雪云霧光照的影響,采用了距離測量與相位測量兩種技術,對高程測量和形變測量具有很高的效率。該技術將首先應用于濱海新區核心區地面沉降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