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津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用水量迅速增多,上游地區用水量逐年增加。然而天津淡水資源日益緊缺,如何緩解淡水供應緊張的局面,成為市民日益關心的問題。10月31日從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了解到,天津目前海水淡化日處理量已達到10萬噸,相比起2000年以前6000噸的日處理量,翻了16倍之多。預計到2020年,天津海水淡化日處理量將達到50萬噸,相當于全市每天總供水量的1/4。
據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總工程師阮國嶺介紹,近年來,天津周邊地區經濟迅速發展,上游地區用水量大幅增加,水庫數量也增長很快,因此可供天津使用的水量呈下降趨勢,多水源開發是解決天津水資源緊張局面的必經之路。天津又是沿海城市,海水淡化在淡水資源的開發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天津海水淡化日處理量可達到10萬噸,主要用于工業和民用。
據介紹,目前海水淡化基本采用兩種方法,都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技術。一種是蒸餾法,也叫熱法。就是基于過去收集雨水的原理,模擬大自然水循環的過程,將海水加熱成水蒸氣,再進行冷凝,制成不含雜質的純凈水。由于這些水都是沒有落地就制作完成的,其純凈度可媲美高山雪水。還有一種技術叫做反滲透膜海水淡化法,也稱為膜法。就是將海水通過一層細網狀薄膜,使海水中的鹽分和雜質留在薄膜一側,淡化水則會集中在薄膜的另一側。
在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的實驗室,一部兩米多高的大型實驗儀器呈現在記者面前。據工程師謝峰介紹,這臺儀器是用來檢測海水淡化處理設備中噴頭性能的。技術人員通過操作這種儀器,可以檢驗出海水淡化處理設備中噴頭的性能,從而影響最終的產水效率。目前,這項技術已經是國際水平。
據介紹,隨著天津海水淡化技術不斷進步,處理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到2020年,天津海水淡化日處理量將達到50萬噸。目前天津市區日用水量為160萬噸,每日為市區提供50萬噸的海水淡化水。屆時,將有效緩解津城的缺水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