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歷時一個多月的市三水廠取水口壅水圍堰工程完成,施工人員正抓緊實施二級提水方案。湘潭市水務局供排水科黃建紅告訴記者,圍堰“將水位抬高了36厘米”,可確保湘江水位不低于26.7米時的正常取水。
11月9日,歷時一個多月的市三水廠取水口壅水圍堰工程完成,施工人員正抓緊實施二級提水方案。9日8點,湘江湘潭站水位為26.65米,再次逼近歷史最低。為應對湘江水位可能出現低于26.5米的情況,湘潭市首次啟動實施二級提水方案。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位于三大橋下游的市三水廠取水口附近,看到江中心一條長約500多米的圍堰已經完成,中間留出60米寬的“缺口”用于船只通行。市水務局供排水科黃建紅告訴記者,圍堰“將水位抬高了36厘米”,可確保湘江水位不低于26.7米時的正常取水。
盡管圍堰完成,施工現場仍然緊張而忙碌。記者注意到,兩臺大型挖掘機正在圍堰上轉運土方和石塊,通過機械臂將沙土投入江中。與此同時,一袋袋裝滿泥土的麻袋也被施工人員沉入水中。現場施工人員表示,鑒于湘江枯水期可能更長,我市已經啟動二級提水方案。
所謂二級取水,就是在湘江水位低于26.5米的情況下,采用兩臺75千瓦的潛水泵將湘江水抽到取水口,與正常取水相比,中間多了一個“5米深的提水井”環節。“由于提水井有5米深,將確保水位在現有基礎上下降5米也能正常取水,因此即便水位降到22米也能取水。”
黃建紅表示,采用二級提水措施在我市尚屬首次,整個工程將投入150萬元,預計在12月10日前完工,其中兩臺潛水泵12月5日前后到位,屆時可解決90%以上城市人口的用水需求。他分析,由于目前湘江上游來水穩定,東江水庫和株洲航電分別以170和400立方米的流量放水,估計到12月10日前水位會穩定在26.65到26.7米之間,在此期間能夠保證正常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