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葫蘆漂浮帶浩浩蕩蕩。(圖片來源:荊楚網)

水葫蘆近景。(圖片來源:荊楚網)
昨日上午,途經武漢長江大橋的市民發現,江面上漂來大量“綠藻”。武漢海事部門稱,“綠藻”其實是水葫蘆。這種景象可能與近期長江水位持續下降,上游生長水葫蘆的湖水外泄有關。
接到讀者報料,昨天中午,記者趕到武漢長江大橋上,果然看到上游有大量“綠藻”,浩浩蕩蕩地向大橋漂過來,而下游的“綠藻”,也連成了片。通過近距離觀察,這些簇擁的“綠藻”,就是水葫蘆。隨后,記者驅車沿江探訪數公里,發現水葫蘆漂浮帶綿延不絕。
據武漢長江大橋附近的居民稱,江面上出現水葫蘆漂浮帶已有兩日,而昨天是最多的一天。他們說,每年10月份到11月份之間,長江水面上都會出現水葫蘆漂浮帶,已見怪不怪。不過,今年有點特別,在9月下旬的時候,長江江面曾出現過一次水葫蘆漂浮帶,時隔不久再次出現,讓人有些許詫異。
記者咨詢了武漢海事局,工作人員表示,這些水葫蘆是從長江上游的內湖或支流漂出,對航道安全不構成威脅。而今年先后兩次出現大面積的水葫蘆漂浮帶,可能與長江水位持續下降有關。(石亮、萬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