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錢塘江引水入城,來治理運河水,解決“水清”問題,杭州“南水北調”即將取得成效,錢塘江珊瑚沙引水工程,初定本月16日舉行通水典禮。
整個工程投資約9億元,線路總長約12公里,取水口在錢塘江珊瑚沙附近,通過引水渠道和隧洞,將錢塘江水引至留下街道,再由分流河道,接入運河西片河網。
杭州為什么要投這么一大筆錢做這項工程?
昨天(10月9日)召開的專題會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用兩個“確保”概括工程必要性:“一是確保城市飲用水絕對安全;二是確保市區水環境根本好轉。”
目前,杭州90%左右的飲用水源來自錢塘江,如出現污染等突發事件,這種單一水源供水格局,會對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為確保飲用水安全,杭州明年要開建閑林水庫,3年內建成,儲水量是西湖兩倍,建成后主城區備用水量從現在1.5天提高到6天。
而實現水質好轉,則要靠“引水入城”。
西湖就是一個成功案例,現在,每天有40萬噸經過處理的錢塘江水注入西湖,西湖水最慢也可實現一月一換。
早在2002年,杭州四套班子領導就坐在一起討論改善市區水環境問題,確定了三堡和珊瑚沙兩大引水工程。
“當時大家一致認為,除了清淤疏浚、截污納管、水生植物治理外,還需要引水入城。”
王書記說,“配水是改善城西河道水體水質最顯著、最有效、最迅速的手段。只要錢塘江水質合格,三堡引水工程加上珊瑚沙引水工程,三四天就可以引相當于一個西湖的水。”
目前,三堡引水工程已完成(工程主要從錢塘江引水輸入運河,通過降低河道內污染物濃度來改善水質。工程全長969米,2007年3月30日竣工,工程建成,相當于運河有了專用水龍頭,只要配水條件具備,一年365天都可配水)。珊瑚沙引水也是饅頭吃到豆沙邊,馬上就要見成效了。
和引錢塘江水入西湖不同,珊瑚沙引水入城沒有建加壓泵站,輸水靠的是錢塘江和運河西片河網2.4米的自然落差(錢塘江常水位4米左右,西溪濕地控制水位1.6米),閘門打開,江水順勢流進來,節省了電費和設備維護費用,環保經濟。
珊瑚沙引水首先改善西溪濕地等城西地區河道水質,尤其是五常港、蔣村港、紫金港、蓮花港和沿山河、馮家河、余杭塘河、益樂河為主的“四港四河”。
從9月25日至10月8日試配水來看,五常港、紫金港、沿山河已上升為Ⅲ類水體,預計年底“四港四河”將集體摘掉“劣五類”水質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