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我省將投入財政資金100多億元,專門用于構建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保障體系。其中包括,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公用經費標準、為低保家庭高中學生提供助學金、城鄉低保家庭學生減免學費政策等。此外,還將安排專門資金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扶持6萬名貧困群眾實施造福工程搬遷等等。
昨日,記者在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總財力預計支出1145.69億元,將在重點著力支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著力支持發展方式轉變和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同時,著力構建民生保障體系。
重點工程:贛龍鐵路復線將開工
我省將安排重點項目526個,總投資11193億元,完成年度投資1470億元,其中在建項目351個,預備重點項目175個;計劃建設投產120個,新開工130個。
鐵路方面:投資200億元以上,建成溫福、福廈鐵路和峰福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加快建設龍廈、廈深、向莆鐵路和一批疏港鐵路,新增快速鐵路運營里程503公里、電氣化鐵路改造里程183公里;加快推進新一輪鐵路建設十大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贛龍鐵路復線、京福高速鐵路福建段、漳州港尾鐵路等項目。
高速公路方面:投資240億元以上,加快在建16條、合計里程1448公里高速公路建設,新增通車里程200公里以上;開工建設9條、合計里程600公里高速公路。
能源方面:投資390億元以上,新增電力裝機370萬千瓦;加快建設寧德、福清核電,爭取具備條件的備選場址進入國家核電中長期規劃;開工建設仙游抽水蓄能電站等。
民生改善:建設3.5萬套廉租住房
我省將落實刺激消費的政策,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
積極開拓農村消費市場,抓好家電下鄉工作,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完善城市社區便民服務設施,繁榮社 區商業,推進城市耐用品消費升級換代,促進汽車消費穩定增長。
鼓勵普通商品住房消費,加快發展二手房市場和租賃市場;增加省級財政性資金補助,建設廉租住房3.5萬套,其中租賃補貼1萬套,多渠道解決城鎮居民住房困難等。
生態環境:淘汰一批小火電
今年,福建將加快節能技術改造和減排設施建設,實現單位生產總值耗降低3.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5%、化學需氧量排放減少0.2%。
為此,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完善差別電價、脫硫電價、替代發電、區域限批等政策,推進工業污染深度治理,加快脫硫工程、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建設23個污水處理、27個垃圾處理項目,城市污水、生活垃圾處理率分別比上年提高2個和1個百分點;淘汰小火電、小水泥等落后生產能力;推進5家國家級、94家省級企業、12個園區的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工作,推進清潔生產,培育和發展低碳經濟。
閩臺交流:完善對臺郵件處理中心
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和交通網絡建設,提升通關服務水平,完善對臺郵件處理中心,做好海上直航、包機直航和福州、廈門兩岸郵件封發局的工作。繼續推動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提高閩臺農業合作層次。進一步發揮“小三通”優勢,培育海峽旅游精品線路,擴大赴臺旅游規模等交流活動。
社會事業:開展“社區醫生進萬家”
實施中小學校舍抗震安全加固改造工程,改造建設350所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加快市、縣城區學校和鄉鎮中心校擴容;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和示范性高職院校基礎設施建設,新組建一批縣級職教中心,抓好技師學院、技工學校建設,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推進重點高等學校建設;推動終身教育發展。
實施鄉鎮衛生院加強建設規劃,兩年內消除D級危房,重點建設未達到國家標準的甲類和部分乙類衛生院;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開展“社區醫生進萬家”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