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部分河流污染嚴重,駐深部隊官兵正在清理河道垃圾。本報記者何俊攝
●名詞解釋
由于減排量在計算時納入廣東省總體范圍內,今年上半年深圳具體減排量目前無法確切得知。深圳市環保局污染減排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污染減排”包括兩個方面:針對空氣質量而言的二氧化硫(SO2)和針對水污染的化學需氧量(COD),“十一五”期間污染減排主要考核這兩項指標任務完成情況。
近日,國家環境保護部正式公布了2007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五大電力集團公司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的考核結果。在公布的考核結果中,廣東省2007年化學需氧量排放為101.73萬噸,與2006年相比下降3%,二氧化硫排放量120.3萬噸,與2006年相比下降5.1%。
作為廣東省的第二中心城市,2007年深圳的污染減排無疑是卓有成效的。廣東省對深圳提出的2007年污染減排目標是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比2005年削減0.5萬噸和0.7萬噸,而經核定,2007年深圳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減排任務分別完成了該年度任務的104%和101%。
2008年是國家對各省市污染減排進行中期考核的一年,7月11日,深圳剛剛迎來了國家環境保護部污染核查組的污染減排半年核查,而下半年的污染減排任務又迫在眉睫。“污染減排工作的壓力很大。”環保局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坦言。
2008年減排壓力進一步加大
2007年之前國家是從污染物總量控制角度出發,要求一個地區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控制在要求范圍內,但從2007年起,為了消化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污染物排放增長,環境保護部開始要求動態減排,要求每年都要在頭一年排放量的基礎上再減少幾個百分點,“這樣一來,任務加重了很多。”該工作人員說。
“十一五”期間,國家給深圳下達的污染減排目標是2010年兩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05年排放量的基礎上削減20%,即二氧化硫排放量由4.35萬噸削減到3.48萬噸,COD排放量由5.59萬噸削減到4.47萬噸。2006年8月,廣東省環保局根據全省減排工作的要求,提出了深圳市2007年污染減排目標:要求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分別比2005年削減0.5萬噸和0.7萬噸。
2007年,污染減排目標和任務順利地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兩項指標減排任務分別完成了該年度任務的104%和101%。2007年深圳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07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優)和二級標準(良)的天數為361天,比2006年增加2天;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全年總天數的98.9%,比2006年提高0.5個百分點;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為0.023毫克/立方米,比2006年降低23.3%。
2008年,也是國家對各省市污染減排工作進行中期考核的一年。“壓力比去年大多了,今年有可能會是“十一五”期間深圳完成污染減排年度任務最困難的一年。”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說。
統計方式和減排空間成最大難題
“今年的困難主要在于COD任務很重。”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現在對污染減排的核心思路是“淡化基數,算清增量,核實減量”。今年省里給深圳的任務是COD在2007年的基礎上再減排0.4萬噸,二氧化硫減排0.35萬噸,但是這并非是一個單純的加減法,由于經濟發展,污染物排放量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增長,而較之去年相比所增長的部分也規定必須要減掉,但同時又不計算在減排任務量之列,“這樣一來,我們的任務就變成兩部分了,一部分是不出現在任務量里但又必須完成的增量,另一部分才是任務量,這就是‘算清增量’。”深圳環保部門最后統計出來的減排數據并不能作為最后的結果,還必須上報給省和國家的環保部門,經受嚴格的核查:“環保部會對產生多少污水、處理多少等進行嚴格的檢查,包括每一個環節,有差錯了都要扣除,甚至可能我們自己核算出來的到了省和國家級單位那里就只剩一半了。”
據了解,COD產生的途徑有兩個:生活排污和工業排污,其中生活排污占絕大部分。而污水處理工程減排則是COD減排最主要的方式。“由于關內管網設施基本完善,目前深圳新建的90%的污水處理廠都集中在關外,他們也是COD減排的主力軍。”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深圳新建成的固戍、龍華、沙井三家污水處理廠,由于配套管網滯后等原因,達不到污染減排的要求,其中沙井污水處理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通過調試正式投運,“削減COD主要靠污水處理工程,這方面完不成,其他方面做再多的工作都很難完成任務。”
“相對而言,今年二氧化硫減排形勢就沒有COD那么嚴峻,情況理想的話,有望順利完成二氧化硫年度減排任務”,環保局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但是深圳的二氧化硫削減空間卻很小。據介紹,深圳市電廠脫硫起步較早,而媽灣電廠4號機組早在1999年就實施了海水煙氣脫硫,到去年底,媽灣電廠全部6臺燃煤機組均已完成了脫硫改造,相比國內同類城市,深圳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目標明顯偏小,只能通過降低燃料含硫率、提高脫硫效率、實施“油改氣”等措施來削減二氧化硫,進一步減排難度很大,空間很小。但是,二氧化硫減排又是硬性指標,未來如何操作也成為環保部門面臨的一個問題。
“其實,總的來說,深圳的污染減排潛力并不太大。”環保局工作人員說,由于深圳建市以來,大力推動“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產業的發展,目前深圳單位GDP能耗、單位GDP污染物排放量等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由于產業結構比較清潔合理,因此深圳實際污染減排的潛力不大。與削減二氧化硫一樣,如何在不大的空間里完成所下達的任務甚至更多的減排量成為考驗。
COD相當部分來源于生活污染
“不過,任務就算再艱難,我們也會爭取圓滿完成。”深圳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污染減排工作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也是環保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即便面對困難,他們也會迎難而上。
污染減排工作向來是深圳市的重要工作之一。2007年年初,深圳市委市政府就出臺了一號文件《關于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市的決定》,明確了污染減排目標和具體任務。同年10月,深圳市市長許宗衡主持召開了全市污染減排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減排工作責任和任務要求,并決定由市財政投入106億元建設特區外的污水處理廠及其排污干管,盡快提高特區外的污水處理率。各區政府也成立了相應的減排機構,建立完善了污染減排的工作機制。
2008年,深圳更是強力推進污染減排工作。市政府印發了《深圳市“十一五”期間污染減排工作方案》,為確保完成深圳2008年污染減排年度任務,市政府將年度減排任務分解到了包括6個區政府及光明新區管委會在內的15個責任單位,并于6月制定了《深圳市2008年度污染減排責任書》,許宗衡市長與15個責任單位負責人簽訂了該責任書。
去年初,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深圳市環境保護實績考核試行辦法》,明確規定在深圳市的黨政領導考核中,污染減排將擁有“一票否決”權,減排不力者,相關考核將會不及格。同時,深圳還會繼續重點加強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的建設,力求2010年全市污水二級處理能力達到440萬噸/日以上,中心城區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100%,發展中區域達到80%以上。
“污染減排確實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但同時它完成的過程又是復雜和艱難的,作為環保部門,我們在盡職盡責完成工作的同時,更希望全社會都能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環保局一名工作人員說,二氧化硫和COD相當部分還是來源于生活污染排放,所以市民們從源頭上控制污染排放的空間非常之大,只要有心,也許就能為污染減排盡一分力。
來源: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