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遼沈北國網2008年9月3日訊 大連是一個資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1/4,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大連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一個被海水環繞的城市,卻長期被淡水資源的匱乏所困擾。 為了突破瓶頸,解決缺水的難題,大連市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大力發展海水利用,積極利用海水替代淡水資源。與此同時,注重城市污水處理,以城市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為重點對水資源進行二次開發,從而有效地緩解了城市的“饑渴”,為沿海城市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探索了一條新路。

“喝吧,這水不亞于純凈水,來我們這兒喝這水的人可多了。 ”大連石油化工公司(以下簡稱“大連石化”)水源公司的技術人員一臉自信地對記者說。在這里,淡化水裝置基本實現了自動化作業。管線一頭連著大海,一頭通向淡化車間,海水源源不斷地通過管線流進兩排22個圓柱形多介質濾化罐,經過反滲透工藝流程,海水變成了清澈的淡化水。 如今,“海水能喝,污水能用”成了大連的新特色。精明的大連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直接利用海水,每天節約淡水40萬噸到50萬噸;淡化海水每天可以節約淡水1萬多噸;污水回收利用每天可以節約淡水15萬噸。 ” 大連石化是一家日用水量為2萬噸的煉油企業,淡水供應不足,多年來一直是企業最頭痛的事情。而且,隨著2000萬噸煉化基地的建設,企業生產用水還要增加,而新上工業項目使用大連市淡水指標需交納每噸高達4200元的指標增容費,這必將導致生產成本的提高。于是企業將目光投向大海,向大海要淡水,在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方面下工夫。 “我們投資5000萬元建成海水淡化設備,每天這個管子都會把深層的海水抽入到設備里來,在這里又有一個水管,可以取到海水的樣本,非常咸的海水,經過抽入、過濾之后,它會從這些管道放到各個地方去過濾淡化,這個過程只需要1個小時。 ”公司技術人員說,“現在不缺水了,通過海水淡化,再加上新建的中水回用裝置,企業所需要的淡化水問題基本都解決了。 ” 如今,大連石化已經建成了反滲透海水淡化、低溫多效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三種不同工藝的非常規水源生產裝置,三套現代化的制水裝置已累計生產出高品質除鹽水和優質循環水共600多萬噸。 1萬噸/日海水淡化項目也已列入企業發展日程,到2010年,公司將實現1500萬噸/年的淡水資源供應。 大力發展海水利用,積極利用海水替代淡水資源,大連市以解決工業用水和海島等邊遠地區居民生活用水為重點,把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作為對城市供水的重要補充水源。 為推進海水利用,大連市還在國內率先推出一系列獨創的做法:在產業布局上,將電力、石油化工、裝備制造等高耗水項目布局在沿海地區,依靠海水資源解決企業的工業用水;鼓勵原有沿海工業企業建設海水直接利用工程,逐步擴大工業海水直接利用量;通過經濟、行政等手段重點鼓勵和推進石油、化工、電力等企業建設海水淡化工程項目,替代使用自來水;對沿海有條件的新建工業項目,特別是石化、電力等高耗水項目,要求在項目建設時就必須以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作為工業用水;針對淡水資源缺乏,城市自來水管網延伸不到的沿海地區和海島,利用反滲透技術建設中小型海水淡化廠,解決居民生活和生產用水。 大連所做的這些努力很快開花結果。長?h大長山島和獐子島分別建有1500噸/日和1000噸/日的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為解決海島居民生活、生產用水起到了關鍵作用;大連華能電廠日產2000噸的海水淡化裝置,使海水淡化系統與原城市供水系統形成互補,解決了該廠的水源安全問題;大連石化建成投產的日產5000噸的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和日產500噸的蒸餾法海水淡化裝置,滿足了企業發展用水增長的需求;大連港集團公司在20萬噸礦石碼頭工程建設中配套建設了日產2000噸海水淡化水項目,解決了遠離城市供水系統的港區生產和生活用水問題。另外,在大連有條件的企業,還自行建設了一些小型的海水淡化裝置,作為企業自用水和應急備用水源。 大連市通過不斷推進海水淡化工作,不僅為城市節約了淡水資源,為企業贏得了經濟效益,同時也為海水淡化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如華能大連電廠的海水淡化項目,經過近4年的連續運行,在發電廠海水淡化應用方面取得了可貴的經驗。由于海水淡化的水質很好,電導度低,含鹽量較少,制備除鹽水的周期制水量大大提高,再生次數減少,酸堿使用量成倍降低,使水處理設備和發電機組的經濟運行質量有了明顯改善。 目前,大連全市已有30多個企業利用海水做冷卻水,海水日用量達350多萬立方米,年可節約淡水資源6300多萬立方米,并已建有大型海水淡化裝置6座,海水淡化規模達到每日1.2萬噸。大連的海水淡化規模已占到全國的1/3。 大連市還積極鼓勵工業企業進行污水再生回用。這當中,頗值得一提的是大連泰山熱電廠。為了節約淡水資源,該廠一期每天(2萬噸)生產用水采用國際先進的中水回用技術,通過對大連市馬欄河污水處理廠排放的中水進行澄清、過濾和超濾、反滲透、電除鹽等深度處理,作為電廠的循環冷卻水和鍋爐補給水。特別在鍋爐補給水處理技術上采用了國際先進的 “全膜法”代替傳統的“離子交換法”水處理工藝,整個生產過程不消耗酸堿,無污染物排放,真正實現了工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雙贏。據介紹,使用中水可使電廠每天節約淡水2萬噸,大大減輕了大連市城市水資源開發的壓力。雖然上一套把中水處理成循環冷卻水和鍋爐補給水的設備,一次性投資大,但由于中水比自來水便宜,實際上使用中水降低了電廠工業用水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