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昨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最后一次全體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表決通過《循環經濟促進法》。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四號主席令予以公布。
循環經濟是指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該法分總則、基本管理制度、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激勵措施、法律責任和附則七個部分,規定了幾種違法行為可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如礦山企業未達到經依法審查確定的開采回采率等。該法將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昨天通過的《循環經濟促進法》,刪除了此前爭議較大的“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實行累進加價收費制度”,并增加了新的規定:“國家實行有利于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的價格政策,引導單位和個人節約和合理使用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這表明,各地可自行探索是否推行階梯水價。
階梯水價改革未能如期完成
《循環經濟促進法(草案)》此次是第三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最主要的修改是在法律名稱中增加了“促進”二字。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中國循環經濟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草案內容較多屬于引導、促進的規定,體現出循環經濟立法的階段性特征,將本法名稱改為《循環經濟促進法》是適當的。
該法為何刪除階梯收費的強制性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主任黃建初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解釋,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1998年國家計委和建設部曾發文要求地方根據條件實行階梯式水價,2002年國家計委等五部門發文要求全國各城市爭取在2005年底之前實行這一制度。但最終未能實現。他介紹,目前全國只有近80個城市在部分居民中實行了階梯水價。
他解釋,實行階梯水價的主要問題是:難以根據每戶家庭的不同情況合理確定其基本生活用水基數;為實行累進加價收費,要對城市所有家庭實行“一戶一表”的改造,還需投入相當大的資金和較長時間。一些城市通過提高居民用水價格和收取污水處理費,也可以引導居民節約用水。
刪除并非叫停各地仍可探索
此外,對城市居民生活用電,黃建初解釋,目前只有浙江等三省實行階梯電價,遇到了實行階梯水價同樣的問題。
對居民生活用氣,黃建初說,窮人在家做飯多,可能用氣量還更大,如果采用累進收費政策,可能也有失公平。目前各地都未實行累進加價,主要是因為生活用氣消費彈性很小,實行累進加價作用不大。
黃建初表示,從調研的情況看,多數意見認為,對居民生活用水、電、氣實行累進加價制度,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研究論證,目前不宜在法律中規定。立法機關經研究認為,現在在法律中規定實行這一具體價格措施的條件還不成熟。因此,在《循環經濟促進法》中沒有對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電、氣實行累進加價這一具體價格措施作規定。
黃建初表示,刪除并非叫停,各地仍可以探索。他指出,考慮到運用價格機制引導企業、機關等單位和居民節約使用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是必要的,具體措施可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作出相應規定。
來源:南方都市報 記者 虞偉 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