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瑾) 從今年10月至明年6月,西安市將有7個新的污水處理廠相繼建成,每天多為西安“消化”80萬噸污水,并與原有的4個污水處理廠一起,使我市的集中污水處理率提高到80%,從而達到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要求。
成績
7條入渭河流污染明顯下降
2006年、2007年,我市共關閉了31家造紙廠,在每年節約地下水資源1.5億噸的同時,還減少排放污染物COD3.7萬噸。與此同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使我市目前日污水處理能力已經達到了43.5萬噸。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我市的河流正在逐漸清澈起來。數據顯示,我市2007年流入渭河的7條支流,污染均呈下降趨勢,其中灃河、氵皂 河、澇河、新河降幅最為明顯,分別為42%、58%、76%、33%。
“如今,澇河里又能見到魚蝦了。今年上半年監測數據表明,黑河、灃河、澇河主要污染物指標已經達到國家要求標準。”昨日,市環保局局長羅亞民高興地說。
問題
距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仍有差距
當然,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依然艱巨,一些指標距離創建國家環保城市的指標還有差距。在列入國家24個監測斷面中,仍有14個不達標,達標率僅為42%。伴隨著城市經濟和人口的增長,我市每年新增的污染物COD為1.5萬噸,再加上省政府下達的“十一五”每年4000噸的減排指標,我市每年需要削減排放COD1.9萬噸,任務十分艱巨。此外,現在運行的3個污水處理廠,由于處理量已經達到設計能力,高峰期無法完全處理,只好溢流,影響了周邊環境。
對策
一年內7個污水處理廠將竣工
目前,我市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共有4個,分別為北石橋污水處理廠、鄧家村污水處理廠、第三污水處理廠、臨潼區污水處理廠,合計污水處理能力為43.5萬噸/日。還有7個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當中,合計污水處理能力80萬噸/日。其中5個預計今年建成,分別為第四污水處理廠、高陵縣污水處理廠、長安區污水處理廠、西南郊污水處理廠、閻良污水處理廠。
另外兩個也將于明年6月建成,分別為戶縣污水處理廠、北郊涇渭污水處理廠。其中,處理能力最大、達到25萬噸/日的第四污水處理廠一期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裝修;預計今年9底完成設備安裝調試、10月底試運行。
除了在建項目外,我市還有4個污水處理廠正在籌備建設當中,分別為第五污水處理廠、藍田縣污水處理廠、周至縣污水處理廠、西安航天基地污水處理廠。如此算來,未來幾年,我市將有11個污水處理廠相繼建成投用,僅從數量而言,就相當我市過去建設總數的近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