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延吉市污水深度處理工程開工。該工程包括新建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深度處理廠1座及15公里輸水管網。該工程的開工建設,是延吉市向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城市污水資源化邁出的重要一步。
大量處理污水白白流失
延吉市屬于東北缺水城市,年人均占有量不足240立方米,約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16。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用水量將逐年增加,預計2008年城市日用水量將達到15—16萬噸;城市污水排放量也快速增加,目前延吉市日污水排放量約為8萬噸,城市日污水處理能力達10萬噸,污水處理率達100%,但大量經過處理后的污水白白流失,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將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緩解水資源緊張狀況,實現污水資源化勢在必行。
污水深度處理好處多
目前,延吉市污水深度處理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已全部完成,6月21日正式開工建設。據延吉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哲松介紹,該工程位于延吉市污水處理廠院內,占地面積為2.5公頃,總投資9476萬元,新建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深度處理廠1座及輸水管網15公里,工程預計2009年11月竣工并投入試運行。
據悉,該工程采用絮凝沉淀法工藝,主要供給熱電廠冷卻用水和開發區工業用水。物價部門制定污水回用價格為每噸1.3元,現已與熱電廠項目指揮部、開發區管委會分別簽訂日用水3萬噸、2萬噸總計5萬噸的用水協議。該工程的建成,能夠最大限度發揮污水回用的資源優勢,將有效緩解延吉市水資源緊張狀況,減輕污水對圖們江流域的污染,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改善城市投資環境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