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建設報網2008年6月30日訊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災區群眾生活用水、特別是安全飲水面臨巨大威脅。地震發生后僅第三天,日本厚生勞動省健康局就及時主動地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辦提出愿意支援四川災區應急生活供水的意向,并根據村鎮辦的請求,組織募捐了大批應急凈水設備、器材和飲用水。截止到6月22日,日方共向我國捐贈了技術先進的應急凈水設備11臺和配套藥品,一大批攜帶式水質檢測儀器,11.2萬個搬運水袋和水箱以及11.3萬瓶礦泉水,總價值450萬元人民幣。 為支援四川災區,日本厚生勞動省健康局組織協調日本水領域各協會團體、各城市水道局和企業開展募捐。他們在報刊上號召募捐時提出,“日本此時不作貢獻,何時作貢獻。四川受災的人們在等著水”。日本厚生勞動省健康局還努力協調日本航空公司和日本政府專機,前后分7架次免費將大批物資空運到中國。日本水領域各協會團體、各城市政府和水道局積極響應,紛紛將城市防災儲備用的供水設備和器材捐贈出來。目前,已有東京都、橫濱市、大阪府、大阪市等12個城市市政府和水道局參加了捐贈。此外,日本水團聯的會員企業,如日本上下水道設計公司、荏原公司等也捐贈了大量設備和器材。日本厚生勞動省健康局的有關職員以誠摯的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感投入這項工作,晚上甚至休假日也加班加點,與中方聯系協調,認真負責,十分敬業。日本政府也高度重視,4次政府包機中,有兩次運送了凈水設備和飲用水。 日本是一個自然災害較多的國家,因此應對災害的準備也比較充足。日本研究制造的應急凈水設備、器材不僅技術先進,而且十分實用。其應急凈水設備采用反滲透技術,處理的水質好,而且不需要電力,十分適合災區使用;攜帶式水質檢測儀器,是臨時居民點等地方保障飲用水安全所急需的;11.2萬個水袋是可密封性的,不僅便于運送和分配,而且可防止二次污染,其中一部分是肩背型的,特別適合在山區鄉村使用;大量瓶裝礦泉水緩解了災區人民和救援隊伍的飲水困難。根據災區需求并本著便于運行管理的原則,日本捐贈的應急凈水設備、器材及飲用水,集中投入到綿陽市的鄉鎮和臨時安置點使用。 今年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辦與日本厚生勞動省健康局簽署了《關于開展中國村鎮安全供水有關合作備忘錄》。5月上旬,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日本時,中日兩國政府發表的《關于加強交流與合作的聯合新聞公報》也明確了這項合作,并強調對這項合作給予支持。這次日本厚生勞動省健康局開展的支援活動為今后兩國在安全供水方面的合作開創了良好的局面,其誠摯友好的心愿和全力以赴的奉獻也必將在中日友好史上留下一個清晰的足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