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5月6日)從市節水辦了解到,為進一步推動廈門市創建節水型城市的工作,廈門市日前成立創建節水型城市領導小組,由副市長裴金佳任組長。
廈門是水資源短缺的城市。根據預測,到2010年,廈門市資源性缺水約為1億立方米/年。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廈門必須向節水型城市轉變。創建節水型城市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既要有經濟、技術政策相配套,又要有行政、法律手段相配合。我市很早就按照節水型城市標準的要求開展了各項工作,近年更是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據了解,今年我市廣泛組織動員全市力量開展創建“節水型社區”、“節水型企業”和“節水型單位”活動,推動節水產品認證,強制推廣使用節水器具,開展水量平衡測試,實施用水定額標準,嚴格計劃用水指標管理,并于今年申報第四批“全國節水型城市”。
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共三大類19項指標,其中基礎管理指標40分,技術考核指標60分,鼓勵性指標6分,總計106分。近日,市節水辦對照《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進行自評,初步得出廈門市各項考核指標總分超過90分,已經基本達到節水型城市要求,其中一些指標遠遠優于標準。譬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指標,標準要求不低于75%才能得分,廈門市已達到90%;“萬元地方生產總值取水量(立方米/萬元)”一項,標準要求“低于全國平均值50%”,而廈門市的該項標準只有全國的百分之十幾。 (記者 殷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