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
歷史欠賬太多
從表面上看,廣東環保的最大問題是環境質量與人民群眾的要求相差甚遠。無論是空氣、水環境質量、土壤、大氣均出現了復合污染,解決難度也比較大。我覺得原因在于科學發展觀并沒有真正落實,發展方式還沒有真正轉變,環境污染的歷史欠賬太多,也就是以前發展所付出的環境代價太大。還有,廣東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和創新力度已經不夠。
一年一度的環保新聞發布會昨日召開。與一些政府部門發布會不同的是,在發布2007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公報的同時,廣東省環保新聞發言人、副局長陳光榮用“成績不足為談”定下基調,指出目前廣東污染減排幅度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有差距,要達到國家下達的“十一五”期間削減15%的目標,污染減排的形勢嚴峻、任務艱巨。不僅如此,昨日的新聞發布會將大部分時間留給記者,圍繞如何推進廣東省環保工作,查問題,找差距。
環保工作之“最”
在昨天的環保新聞發布會上,陳光榮發布去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時脫稿說出了廣東環保工作的幾個“最”作為開場白。
最中心:污染減排
廣東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兩項污染物減排形勢非常嚴峻,要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一五”期間兩項污染物要削減15%的目標,任務艱巨。
最重要:確保飲水安全
根據國家的要求,今年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要實現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其中包括廣東省6個城市,廣州深圳2007年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仍然沒有達標。
最緊迫:改善空氣質量
珠三角的空氣質量,近年來有下降的趨勢,珠江三角洲灰霾天氣應該說是居高不下,“看不見藍天”已經成為珠三角各個城市的共同問題。
最擔心:產業轉移造成污染
隨著產業大規模地轉移,省環保局非常擔心,污染也會隨著產業的轉移而向山區和江河的源頭轉移。如果源頭受到了污染,那么將是全局性的、全流域性的,對廣東省來說是災難性的。
最難協調:機動車尾氣防治
省政府已印發機動車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最值得重新審視:公眾參與
公眾的參與是推動環境保護工作最重要的力量,過去很重視公眾的參與工作,但是還很不夠。
最有意義:認識不足找差距
省環保局支持南沙石化項目落戶廣東
記者(以下簡稱“記”):南沙石化項目現在進展情況如何?該項目的環評有無對當地地區的環境總容量考慮?
陳光榮(以下簡稱“陳”):南沙石化項目,準確地說,是中科合資煉化一體化項目。首先,中科合資煉化一體化項目,對保障我省的能源供應,保障我省乃至全國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也符合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方向。作為環保部門,我們支持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入戶廣東。
但要說明三個內容,一是項目審批權,二是項目審批程序,三是法律的有關規定。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像中科合資煉化一體化項目,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權在國家環境保護部。其次,根據該法規定,要上這樣的項目,項目建設單位需要委托具有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的機構對項目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評價過程中需要通過召開論證會、專家咨詢會調查公眾意見,甚至召開聽證會等多種形式來征求公眾意見。評價報告書未得到批準,項目就不能開工建設。
據了解,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要求,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要在南沙地區發展規劃環評和廣州市石化產業發展規劃環評這兩項對環境總容量影響評估經審批后,國家才受理單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目前,這兩項規劃環評都在進行中。
廣州空氣質量持續穩定
記:珠三角地區空氣質量有下降趨勢,特別是廣州輕微污染天數最多,有32天,跟同類大城市的深圳相比是它的8倍,酸雨方面廣州的頻率是全省最高的,達到80.3%,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廣州是否要采取什么措施?
陳:近幾年廣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進行了大規模投入,使空氣質量維持穩定。但廣州32天輕微污染天數,仍在全省排第二;酸雨頻率在全省也居高位。這是廣州本地空氣污染與周邊城市相互影響的結果。我們承認廣州目前的空氣質量與我們要達到的目標是有差距的。
今后廣州應該進一步加大空氣治理力度,首先,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退二進三”,要把這些污染廠家搬離城區,特別是有些污染企業該關閉的堅決關閉;其次,加大機動車尾氣污染防治的力度;第三,廣州油煙的污染比較突出,需要加大對油煙污染的控制;第四,確保電廠的脫硫設施良好運轉,下一步不是建設脫硫設施的問題,重點是要保證已建成的脫硫設施的良好運轉,需要環保部門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明年9月起全省用國III
記:機動車污染防治立法內容如何?機動車貼標廣州與外地如何銜接?
陳:省政府印發了全省機動車防治總體方案,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的修訂已報省法治辦,無論是方案還是條例的修改,都貫徹了四個“嚴”。一是嚴格新車準入標準,從今年7月1日起,新車上牌要符合國III標準,希望珠三角地區提前實施國Ⅳ標準。二是嚴格用車管理。對機動車檢測方法要采用簡易工況法,通過機動車的年檢、抽檢、路檢,使其排放達到標準。不能達標的,不能上路行駛。此外,制定政策,加快高污染排放車輛的淘汰。三是嚴格油品質量。通過協調,今年5月1日起,廣州市全市都用國III油,7月1日,擴大到珠三角5個市,明年9月1日在全省推廣使用。第四就是嚴格監管體系建立全省機動車污染防治數據庫,實現信息共享。同時,在機動車貼環保標志上,省府方案規定與廣州一致,可與廣州相銜接。
廣東飲用水質略有提高
記:2007年環境質量公報中提到,廣州、深圳飲用水源地水質未完全達標,何時可以達標?廣州西部水源存在哪些問題?
陳:去年廣東省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是89.6%,比上年略有提高。廣州、深圳飲用水問題是老大難問題,幾年來的飲用水源水質一直未達標,去年達標率分別為76%和82.6%。
廣州從西部水源取水的有西村水廠、石門水廠等四個水廠,其水源水質達標率偏低,有氨氮、總磷、石油、糞大菌大腸等五六項指標未達標。西部水廠供水量占廣州市總體供水量45%左右。近幾年,廣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飲用水源保護工作,廣州整體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有大幅提升;相比2005、2006年,廣州水質達標率明顯提高。尤其是西部水源,2007年水質持續好轉,相比2006年,2007年達標率提高了20個百分點。
按照國家要求,2008年年底,全國113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其中廣東省6個)飲用水源地水質主要指標要百分之百達標。省環保局將督促廣州、深圳按期完成國家要求。
污染減排“成績不足談,任務很艱巨”
記:“十一五”廣東省的污染減排任務非常重,現在“十一五”已經過半,廣東還面臨哪些主要問題,能不能按期完成削減15%的任務?
陳:前兩年廣東污染減排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剩下的三年COD還有11.2%的削減任務需要完成,二氧化硫還要削減8%,任務艱巨。
而之所以說污染減排成績不足談,是因為時間剛過了兩年,剩下的任務還挺多,兩項污染物排放指標降幅跟全國其他省份比、跟全國平均水平比,廣東還差距明顯。去年廣東二氧化硫的削減率是排在全國的第15位,COD的削減率是排在全國的第11位,這與廣東省作為經濟大省、環境保護大省、也是污染物排放大省的地位極不相稱。
其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是認識不足。很多地方沒有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沒有真正把這兩項污染物的削減作為硬約束指標來看待,工作滯后。其次,廣東污水處理比較滯后。廣東是一個污染大省,去年污水處理能力只有50%,達不到全國60%的平均水平;然后,廣東污染處理廠的建設還有很大差距,還有48%的縣級市和82%的縣沒有建成污水處理廠。
同時,廣東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進展比較緩慢,統計檢測和考核體系還不完備,投入嚴重不足。2007年廣東省級財政用于污染減排專項治理資金大約4億元左右,只占省級財政收入的0.14%,同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很大。
經濟政策沒有到位,也有很大差距。就城市污水處理費而言,廣東全省污水處理費平均征收價格是0.35元/噸,低于國家0.8元的平均標準,上海是0.9元,江蘇平均超過1元/噸。同時,開征面有差距,廣東還有一個縣級市——陸豐市、24個縣沒有開征污水處理費,55%的縣沒有征收污水處理費。
在措施上,5月份將召開全省的污染減排工作會,印發我省污染減排方案,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今年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關停小火電385萬千瓦,或淘汰落后產能465萬噸,淘汰落后水泥生產能力1000萬噸,通過淘汰這些落后產能,騰出環境容量。重點污染源要在明年之前完成在線監控的建設和聯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