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5月生,吉林長春人,理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年3月~1982年1月就讀吉林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1982年1月~1987年10月在東北師范大學化學系任助教、講師;1987年10月~1988年3月在日本國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研修員1988年4月~1990年3月在日本國京都大學理學部獲理學碩士學位;1990年4月~1993年3月在日本國京都大學理學部獲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4月~1994年9月在日本國京都大學工學部分子工學系,博士研究員,兼京都生產開發科學研究所學術研究員;1994年10月~1997年1月在廈門大學化學系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讀博士后,任副教授;1997年1月~2000年12月在華南師范大學化學系任教授,應用化學研究所副所長;2000年12月~2001年4月在日本國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做訪問教授;2001年1月至今在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南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主要從事介電譜理論及其在膜化學以及生物體系的應用;高分子膜相關的物理化學問題;膠體與界面化學、生物膜相關的物理化學問題;表面電化學及生物電化學。提出了濃度極化的介電模型和理論公式,并成功地應用到荷電膜/溶液體系,建立了具有電導率分布的非均質系的電參數和構造參數的定量求解方法;利用理論模擬膜/液界面的介電行為,確立了介電譜的弛豫模式和體系組成相之間的定量關系;建立了求解單一細胞介電模型體系構造和電參數的解析方法,為完善SDM(掃描介電顯微鏡)并使其儀器化提供了重要手段,將介電譜方法應用到膜模擬體系,以獲得內部構造和電參數等信息。完成膜模擬體系內部信息解析的介電弛豫譜研究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1998年度);膜模擬體系內部信息解析的介電弛豫譜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997年度);膜模擬體系及生物細胞的介電弛豫譜研究廣州市基礎研究計劃項目基金(1998年度);膜模擬體系內部信息解析的介電弛豫譜研究廣東省高教廳優秀人才培養基金(1999年度);分子集合體的介電譜理論及其應用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1996年度);機能性高分子膜構造和性質關系的介電譜研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1995年度);荷電膜的構造和機能的介電研究教育部歸國留學人員啟動基金(1995年度)等項目。在國際、國內重要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獨自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和引用論文為9篇。合編《物理化學》1部;日本膜學會會員、日本膠體與界面化學學會會員、美國電化學學會會員、《膜科學與技術》編委。 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外大街19號北京師范大學化學學院理論和物理化學研究所 郵編:100875 電話:010-62208283 62208282 傳真:010-62208282 58807843 電郵:zhaoks@bn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