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而環保是其中的重頭戲之一。記者近日從上海市環保局獲悉,上海已經啟動的環保基礎設施總投資達290億元,列入計劃的項目投資170億元,計劃提前啟動的項目投資達400億元。860億元的環保投資中,680億元聚焦的是第四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重點項目。
上海市環保局負責人認為,當前上海的污染減排壓力依然較大,環境形勢仍然嚴峻。一是部分地區和企業有忽視環保要求,盲目上項目的傾向;二是受經濟不確定影響,部分污染治理設施和減排工程運行不足問題凸顯,個別企業偷排、漏排等問題開始“抬頭”。目前,市區兩級政府、有關部門和重點排污企業,正以污染減排為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確保年底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分別削減5%和4%的目標。
污染減排,不僅要把排放量減下來,更要通過環保杠桿,促使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在經濟過熱的時候,企業產能滿滿當當,調整結構困難重重。如今,上海緊咬污染減排目標,巧用目標責任制進行“倒逼”,淘汰一批不適合城市發展的產能,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今年1月到10月,吳涇二電廠、石洞口二廠等7家電廠 10臺現役機組,共455萬千瓦裝機容量完成脫硫設施的建設并投入運行;今年新建的外高橋第三電廠兩臺100萬千瓦機組在投產時,脫硫設施同步投運。化學需氧量重點減排工程總體已完成90%以上,白龍港污水處理廠、興塔污水處理廠等相繼投入試運行。同時,環保、水務、發改委等部門加大污染減排的監督核查工作,已向存在問題的單位發出督察函2份,通報11份,要求其立刻整改。
合理運用環保“調節器”,上海嚴控污染新增量。“優質項目特事特辦,污染項目一票否決”,這一原則已經在環保部門付諸行動。上海化工區苯酚丙酮、三菱瓦斯、陶化學等建設項目環評報批過程中,市環保局主動與國家環保部溝通,加快環評審批,為這些符合化工區產業導向及環保要求的項目盡早開工創造條件。相反,金山第二化工區幾個污染較重的項目,在環評審批階段就被拒之門外;由于尚不具備污水集中處理條件,星火開發區的兩個項目至今未予環評審批。即使是符合單位面積產值高、符合產業導向的優質項目,花落誰家還需邁過“核總量”這道門檻。環保專家指出,上海將通過“批項目,核總量”的制度,引導區縣經濟科學發展。只有污染排放容量有余、產業容量有余的區縣,才能暢通無阻地筑巢引鳳。
依托激勵機制,上海強化投入和政策引導,大力推進企業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
按照"以獎代補"和"多減排、多獎勵"等原則,本市相關部門制定并落實了污染減排獎勵辦法。即:超量削減1噸化學需氧量獎勵1500元,超量削減1噸二氧化硫獎勵5000元。對于電廠超前建設的氮氧化物處理設施,給予建設費用40%的補貼。據統計,本市二級及以上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已超過500萬噸/天,90%以上保留工業區污水得到集中處理,累計已有852萬千瓦電廠機組脫硫改造設施投入運行,市級環保重點監管工業企業污染排放達標率穩定在90%左右。在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上海環境質量總體有所改善。經初步測算,今年1月至10月,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 4.8%,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削減3.8%。截至10月29日,上海空氣質量優良率已達91.7%。水環境質量穩中趨好,蘇州河水質得到改善,中心城區河道基本消除黑臭,黃浦江、長江口、集中式水源地水質基本保持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