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記者 范如石通訊員盧紹琨)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前幾天到德國法蘭克福訪問仍不忘污水治理一事,一下飛機就去參觀法蘭克福的污水處理廠。昨日,張廣寧又委托水務局組織全國知名專家座談,商討治污良策。大多數專家認為,在廣州老城區采取雨污分流制治理污染近期難以完成,需靈活考慮。昨日,12位專家隨廣州市建委、市規劃局、市環保局、水務局等單位首先查看了石井河流域,面對該流域臭氣熏天、河岸植被枯死的情況,專家們均表示,要在2010年前治理好石井河河涌非常困難。在隨后的座談中,專家們就在廣州的城市治污工作中采取雨污分流制還是雨污合流制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大多數專家認為,雨污分流制在廣州老城區難以實行,且國際上使用雨污混流制的國家占更大比例。
廣州市水務局表示,廣州的治污工作有遠期規劃和短期規劃,從長期來看,要達到高標準的衛生環境要求必然要堅持走雨污分流的道路。但是,近期還是采取能夠快速見效的、雨污合流制下的末端截污處理,使得河涌在2010年變清。
專家座談
成都市興蓉投資公司的總工程師 顏學貴
“廣州的老城區人口密、道路窄,如果進行大工程的封路開挖,將導致交通長時間癱瘓。加上老城區的地下管線復雜且齊全,水管埋藏得深,所以操作上很容易出事故。”
國家城市給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 鄭興燦
“很多城市采取雨污分流制都失敗了,因為污水源頭很難控制,市民的生活習慣如洗衣機陽臺排水很難改變,而且采用雨污分流制的城市,管道錯接的問題也非常嚴重,導致了整個分流系統失效。”
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杰
“兩種制度都有其合理性,也都存在局限性。如果使用雨污合流制,雨季來臨時,南方大量的雨水很難通過管道迅速排出去。因此沒有必要爭論到底使用哪種制度,應該靈活采用。污水處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努力,否則即便污水處理率達到百分之百也難以取得預期效果。”
專家呼吁
老廣應全民參與治污
節約用水并合理排水
昨日,所有專家一致認為,必須發動所有市民共同參與,養成節約用水和合理排水的良好生活習慣,否則治污短期內難以取得明顯成效。
上海市政工程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俞士靜說,上海市實行雨污分流之后,很大一個工作就是要收集市民從陽臺上排出的洗衣機用水,由于市民的這一習慣難以改變,導致雨污分流的效果大打折扣,需要市民認識到這個問題,全體參與才能很好解決。
有專家表示,污水治理中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就是減少污水的排放,只要能夠做到節約用水,其實就減少了污水的排放。因此一定要加強宣傳,讓市民參與進來。
專家提醒
治污需謹慎處理淤泥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劉樹坤教授表示,城市污水治理不能局限在污水處理廠,這樣必然會遇到困難。廣州在治理污水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淤泥的處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杰說,淤泥的處理確實是一個問題,建議和其它的有機垃圾一起處理成有機肥料,這樣一舉兩得。
專家解釋
雨污分流制:是指在城市排水系統中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相互分離,污水管道收集城市污水,將其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后排出或者進行重新利用,雨水則通過雨水管道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雨污合流制:是指污水和雨水共用同一套管道系統,在平時收集污水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但是遇到下雨,雨水就會和污水混合在一起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