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每日科學網報道,一項歐洲研究項目已經成功地開發了一種水處理系統,可用于石油工業污染水處理,且處理效果如此之好甚至可以安全泵入大海而不會危及海洋動植物。而且,此辦法的成本只是其它商業可行三級處理辦法的十分之一。
來自船只、煉油廠和其它石化產品工業的廢水嚴重污染了有毒化合物。如果不進行處理,這些化合物將會對我們的健康和海岸線帶來危害,當它們被釋放到排水溝時,會讓所有海洋生命遭殃。處理石化產品工業污染廢水的最好辦法是通過三階段的物理化學與生物過程加以處理。經過第三也最后階段的處理之后,這些處理廢水足夠潔凈可以放歸大海了。不過,此過程非常復雜,需要結合生物反應器、化學凝結、顆粒狀活性碳或吸附技術才能共同完成。其中第三階段又是最昂貴的處理階段,且還能產生污垢、細菌生長和廢水處理中所產生的毒素污物,如果沒有合適地加以監測,會導致第二次污染。
立陶宛考那斯技術學院的教授維克托那斯·雷西斯說:“三級處理的成本是個大問題。你能有效處理石化工業污染廢水,但成本很高。我們將發現一種穩妥辦法可以盡可能的便宜。”事實上,該大學環境工程系的研究小組已經實驗室開發和測試了一種新的廢水處理系統模型。雷西斯說:“為了將我們的廢水處理系統應用到大規模工業實際中,我們得從其它外部資源獲得幫助。”
將三個階段合起來,此項目小組實現了工業規模化的超效率結合。雷西斯說:“我們開發的這一處理系統將三個處理階段放在同一設備上進行,這就是反應器。我們利用吸附作用、生物降解和過濾技術,再通過此反應器中所產生的微生物來分解污染物,達到清潔目的。”
此項目合作者全是其領域的知名專家,全都來自瑞典和立陶宛。瑞典于默奧大學環境化學系的專家擅長研究由有機污染造成的環境問題。他們配備有先進的研究實驗室,通過采用最新技術來分析和鑒別廢水中所包含的有機化合物。他們還開發了自己的使用手冊來評估這些化合物及其降解情況,分析此系統所生產污物的化學組成和毒性。
瑞典高科技公司SME開發了內嵌性的取樣和監測工具,能測量此系統處理有毒化合物的效果。他們對此實物大裝備進行了實際測試,證明此辦法是可用的,并提供一套標準操作手冊。而此反應器的設計、制造和安裝則由Dinaitas來完成的,這是一家廢水處理廠和技術方面上的專業公司。當此系統運行時,Dinaitas將維護此整個系統。
此系統已經在運行,正在處理立陶宛石油公司的石化污染廢水。雷西斯說:“它的工作非常出色。我們難以相信其首批結果:高容量――1小時處理160立方米廢水,而成本是每處理3.5升廢水只需1歐元。效率是其它可用的處理辦法的10-20倍。”而且不盡如此,其最終處理的水的純度大為改善。“處理前的水是高度污染的廢水,每升水中含有1克污染物。處理之后,每升水只含有0.1克污染物。這超過了歐洲水質標準,因此這些水可以直接放歸大海,”雷西斯說。
天天運行2年后,此系統被證明是穩定的,并由此產生了幾篇學術論文。它將應用于敏感的環境領域,如處理石油污染和精煉廠廢水、壓艙廢水、洗車廢水和其它石油污染廢水。雷西斯認為此反應堆能加以改進,要將此產品朝工業化水平開發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