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北京中科國益和正和石化丙烯酸公司聯合組成的驗收組連續72小時的監測,丙烯酸污水處理站外排水各項指標均達到了國家有關標準。這標志著生化技術在丙烯酸污水處理中的應用獲得了成功,從而進一步拓寬了丙烯酸污水的處理技術。這套由正和石化丙烯酸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北京中科國益承建的污水處理設施,日處理污水150噸,年減少排污量65664立方米,減排COD 2626.56噸。據了解,該設施在采用目前先進的厭氧裝置――EGSB反應器,對高濃度有機污水進行強化處理的同時,首次將高新生物技術引入到丙烯酸廢水的處理中,采用生化技術對丙烯酸廢水進行處理。據測算,與傳統廢水焚燒工藝相比,每處理1噸污水該技術可降低成本300元左右。同時,該裝置配套了一組120kW沼氣發電機組,利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進行發電,日可發電2700kWh,不僅滿足了污水處理站自身的電量消耗,而且每日可為公司節省電費1700元,年節約60余萬元。
據悉,為確保監測效果,正和石化丙烯酸公司專門成立了污水處理站環保驗收小組,與中科國益驗收小組共同協作。此次監測實行24小時連續監控,每隔8小時在雙方共同監督下取樣、封樣,同時化驗,最后進行結果比對。連續三天的監測結果顯示,正和石化丙烯酸公司的工業廢水經處理后,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0B8979-1996)三級排放標準,符合丙烯酸廢水處理的有關要求;目前該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