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方網2007年10月5日訊天津市高教系統積極落實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圍繞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優先發展緊缺專業和新興學科,改造傳統學科,努力建設與天津定位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相匹配的學科專業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學科專業結構與主導產業結構的有效對接,為本市經濟發展和自主創新助力。
記者從市教委獲悉,目前全市97%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2%的市級技術創新重點項目都集中在各高校。各大企業瞅準高校這片自主創新的“富礦群”,也努力打造產學研結合平臺。目前全市高校的科研經費中,50%以上直接來自企事業單位的委托。各高校還依托自己的重點建設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在濱海新區創建了一批高水平、開放式的科技創新平臺和成果轉化促進中心,研發了濱海新區建設亟須的多項實用技術。
天津工業大學建在濱海新區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空纖維膜與膜過程”項目,可廣泛應用于生物分離提純、水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目前,依托該實驗室的膜天膜公司,已在新區建有14條生產線,裝備數十套現代化檢測設備,年產量超過300萬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