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目前有1億多人靠海“飲水”,有120多個國家應用了海水淡化技術,日產淡化水3775萬噸。全國政協委員葉宏明指出,淡水資源已成為沿海和海島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國應通過大力發展海水淡化來解決這一問題。
據介紹,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居世界第109位,是聯合國公認的世界13個最貧水國家之一。與此同時,我國萬元GDP用水量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葉宏明委員分析說,目前我國發展海水淡化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思想認識不足,二是體制機制不合理。葉宏明委員提出,海水淡化是我國東部濟水解困的首選之策,應從四個方面積極推進。一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建議沿海地區各級政府將海水淡化列入議事日程。二要加快改革,建立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沿海地區應盡快制定規劃并出臺具體實施辦法。二是鑒于海水淡化產業處于起步階段,建議把海水淡化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享受與自來水和水利設施的同等待遇,建立海水淡化財政補助機制。三是在規劃設計、項目審批、投融資、用地指標、供電、水價、設備國產化、關鍵設備進口關稅減免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四是確立海水淡化優先的原則,規定沿海地區在建設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時,必須與海水淡化進行比較研究,同等或相近條件下,應優先選擇海水淡化。五是應加快水價和水務體制改革,建議加收水資源增容費,作為海水淡化專項資金。六是對沿海新上馬的工業項目,凡是不能自行解決水資源保障的,應暫緩審批,促使其使用海水淡化項目。七是對采取技改扶持節水工程的沿海工業用水大戶,如果5年內還不能達到節水標準,應自行上馬海水淡化項目。八是建議海水淡化項目作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國債安排、技改扶持、世界銀行無息貸款等政策優惠,并考慮利用外國政府的低息貸款。
三要推廣水電聯產、亞海水淡化和水資源凈化。建議當地政府與沿海大型發電廠聯合建設海水淡化廠,利用電廠自備電降低淡化成本。淡化水除電廠自用外,可以進入城市供水管網。亞海水淡化綜合成本約為每噸2.50元,水利部可盡快確定方案,采用海水淡化技術對灘涂水庫水進行處理,并達到城鎮用水標準。此外,我國水質性缺水主要集中在河網密集、經濟發達的平原地區,采用海水淡化技術處理河道污染水的成本每噸低于2元,因此可以將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凈化水資源項目列入國家水資源發展規劃。
四要建立國家級膜法海水淡化技術與裝備生產基地。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國已建成海水淡化裝置40套,日產水總量12萬噸。沿海發達地區正在大規模推廣應用海水淡化,這給海水淡化裝備制造業帶來了發展機遇。浙江在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研發、設備制造、產業化發展等方面具有綜合優勢,國家有關部門可在杭州建立國家級膜法海水淡化技術與裝備生產基地,以此提高海水淡化設備的國產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