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觀察網2008年1月24日訊 青島一直是膠東半島淡水最為緊張的城市,山東多年進行的“引黃濟青”即是為了解決青島淡水匱乏的瓶頸。2008年1月23日記者在青島市發改委獲悉,青島將在兩年后全面實現淡化海水工程,淡化海水將占到全市用水量的三分之一。 隨著城市化人口的迅速膨脹,青島瀕臨黃海,淡水資源嚴重不足,飽受缺水之苦。根據青島市統計,2003年該市原水用量達10.63億立方米,而全市現有水資源可利用量僅為10.55億立方米。預計到2010年,青島市原水需求總量將達到13.05億立方米,供需缺口高達2.42億立方米。即便將南水北調及中水利用等措施考慮進去,城市供水仍將難以為繼。 在剛剛發布的《青島市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記者看到,青島將全力推進海水綜合利用的特色循環經濟發展。到2010年,青島市將建設成為國家海水利用示范城市。爭取海水淡化規模達到20萬立方米/日,與目前全市日用水量的三分之一大體相當。 未來幾年內,青島將實施四大海水淡化工程。青島市內四區以及嶗山區將成青島的海水淡化應用、綜合服務區。根據這一產業規劃,預計到2008年,青島市海水直接利用量將達500萬立方米/日,海水綜合利用及其相關產業產值500億元。 “青島和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一樣,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334立方米,不及全國人均量的七分之一。按照國際人均占有水量的平均數1700立方米衡量,屬于嚴重缺水城市。除了長途調水之外,海水淡化是緩解青島水資源緊缺的有效途徑。”長期從事膜技術海水淡化研究的中國膜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郭有智表示,未來青島海水淡化產業的成功,也將為沿海缺水城市起到不可估量的試點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