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博網2008年1月9日訊 為讓農民喝上安全衛生的放心水,仙桃市斥資3000多萬元,上下齊力進行各鄉鎮水廠改造,計劃分批解決農民的喝水困難。 但令群眾大為失望的是:目前首批計劃解決飲水難題的20萬農民,卻意外地被26套不“稱職”的凈水設備粉碎了他們的“飲水夢”。 日前,有不少仙桃讀者向記者報料:為了讓農民喝上安全衛生的放心水,仙桃市投巨資對該市鄉鎮水廠進行改造,同時引進水質凈化設備,對地下水進行安全處理。其中,水質凈化設備是建立新水廠的核心。但讓人始料不及的是,該市引進并分布到多個鄉鎮的凈水設備卻紛紛出現了無法使用的問題,造成改水工程進展受阻。其中矛盾最突出的是西流河鎮。 A 停擺的凈水器 記者接到報料后來到仙桃市西流河鎮的新水廠,該鎮因引進江蘇無錫一家環保設備廠生產的凈水設備不能正常使用,后來還引發了官司,該鎮的水改工作因此受到影響。 記者在現場看到,水廠內6個一層樓高的大鐵罐閑置在水廠中間,旁邊堆積著大量拆下來的各式水管。據調查,該設備是除鐵、錳凈水器,是水廠生產自來水的核心部分,價格40多萬元,但2年來,一直沒能為居民提供安全自來水。 據該鎮負責人稱,2005年6月,該鎮開始實施水改工程,為11萬居民解決安全用水問題,經該市農村改水辦聯絡,引進了無錫市一家環保設備廠的水處理設備,同時建起新水廠。 2006年秋,水廠投入使用,但同年11月,水廠產出的自來水,經仙桃市衛生監督局抽查水樣,查出水質不合格。接到投訴后,廠方多次到現場調試,均告失敗,設備無法正常使用而停置至今。 目前,為讓集鎮及周邊農民吃上較干凈的水,該鎮只好回頭用上傳統簡易的過濾方式,向水廠周邊居民供水,但放出的水仍帶黃色。用來煮飯,飯呈綠色。居民根本不敢用來燒水喝、也不敢用來做飯。 B 尷尬的“督辦碑” 在該水廠門口有一塊名為“湖北省人大代表提案督辦工程”的大理石碑,上稱:“該工程引進全國最先進的環保制水設備”,“總投資300萬元”,一期惠及“西流河集鎮及周邊合豐、曙光、鴨網嶺等三個村近3萬人,于2005年12月8日建成”。一位路過的耿姓居民稱,這個“先進設備”擺在這里,水廠建起兩年來,還一直沒有喝上安全水。 據了解,井水一直是該鎮的主要水源,該鎮原有一家老水廠,通過兩個井從地下取水,由于水質污染嚴重,水廠過濾設備不過關,一度停用。 目前,該鎮各村農民用的還是村里水井里的水。在中小村,一村民從水井中抽出來的水,擺到記者面前,只見桶內的水如黃漿,還有一層油質狀的東西在水面上蕩漾。村民張國林稱,2005年,他們盼來了水改,當新設備引進該鎮時,他們歡喜得奔走相告。沒想到,2年了,他們還是要喝這泥巴漿,那堆設備還像廢鐵一樣擺在那兒,讓他們感到寒心。 據了解,為讓設備能用起來,該鎮前后投入了200多萬元,做水網、水廠電壓等配套改造,但努力了1年多,仍沒能解決問題。 西流河鎮居民并非是唯一的受害者。在仙桃市推行農村水改的過程中,共引進了無錫這家環保設備廠26臺(套)凈水器設備,分布在該市多個鄉鎮的鎮辦水廠,但安裝后無一能用,近20萬原定首批解決的、盼著喝水的農民似乎被人開了個玩笑,不得不重新回到用井水的日子。 C 沉重的純凈水 記者在仙桃農村發現,桶裝純凈水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據該市工商部門統計,該市有大大小小純凈水加工廠80來家,每月銷售純凈水達到1000多萬桶,在夏天,甚至每月超2000萬桶。 西流河鎮是國家級貧困鎮,在該鎮采訪的路上,扛著純凈水桶的人時常可見。據了解,該鎮絕大多數農民喝的是純凈水,因為他們都已被告知井水不能飲用了。 中午,在鎮上一家保險公司上班的胡蘭香,正扛著一桶純凈水往家走。她告訴記者,每個月她家都要買不少桶裝水,占去了她收入的一部分。在西流河鎮中小村,一村民告訴記者,每月最少都要用上5桶純凈水,要花上20多元錢,夏天會用上18桶水,花上90來元錢,喝水已成為家中一個負擔。 D 污染帶來的惡果 仙桃市水務部門調查發現,當前農民能喝上安全水,是該市當前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之一。 據了解,該市總人口約150萬,其中有105萬農村人口,這105萬農村人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他們大都是直接取用溝渠地表水和淺層地下水。飲水不安全,主要是水源污染嚴重。 據專家分析,仙桃市位于鄂中,地處江漢平原南部,漢江下游右岸,是我國糧、棉的重要生產基地。近年來,其工業發展也較快。農藥、化肥使用量增大,殘留的農藥和化肥直接流入溝渠,以及養殖業的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致使河渠中有機物、微生物含量嚴重超標,水質污染嚴重;工業的排放不達標,加重了河、渠、湖的水質污染,由此造成農民取水水源受到嚴重污染,造成農村各種疾病發病率上升,不少農民因水致病。 水務專家稱,該市農村居民打水井取水在地下60米以內都不安全,取水要到地下80米以下的巖層中取水,而且還要經過凈化處理才行。 據悉,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已得到仙桃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把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抓,訂下的目標是經過15年的努力,從根本上解決農民飲水安全問題。 E 是質量缺陷,還是管理失職 這些已成擺設的凈水設備,當年是如何從無錫千里迢迢來到仙桃的?據了解,2005年,通過該市改水辦聯系,經過專家論證、公開招投標,才引進了無錫市這家環保設備廠的凈水器。 調查中,仙桃市改水辦認為該廠提供的設備有質量缺陷,因而造成無法使用。近日,記者聯系了無錫市這家環保設備廠,該廠負責人稱他們的設備沒有問題,不能投產是仙桃方面的管理問題。 據了解,雙方由此還引發了司法糾紛,后通過庭外調解,雙方同意對設在仙桃的此種設備進行技術改造。據該市水務局有關人員稱,他們已對郭河鎮水廠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從目前的調試來看,還不錯。他相信技術障礙會得到解決,不久該市所有的此種設備都會得到改造,會給農民一個滿意的答復。 在西流河鎮合豐村,一名胡姓居民稱,他家雖然也安了自來水管,但卻一直沒有用過自來水。他希望水廠里的那堆設備不要成為廢鐵,讓孩子早一天喝上干凈的自來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