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泉州晚報網2007年9月14日訊 昨日上午,廈門市海洋與漁業(yè)局副局長周魯閩在介紹“廈門海域使用與海洋科技”情況時透露,廈門計劃于年底在觀音山海濱旅游休閑區(qū)引進綜合海水淡化系統(tǒng),屆時,觀音山海濱旅游休閑區(qū)有望首批喝上淡化的海水。 據(jù)了解,海水淡化(seawater desalination)是除去海水中的鹽分以獲得淡水的工藝過程,又稱海水脫鹽。廈門計劃采用“膜技術”(即采用反滲透膜作為反滲透淡化器的核心部件,除去水中的化學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淡化海水。初步預計淡化能力是2萬噸/天,其中海水岸上游泳池用6000~8000噸/天,沖廁用8000~9000噸/天,而用于飲用的純凈淡化海水,每天1000多噸。因此觀音山海濱旅游休閑區(qū)有望成為廈門首批喝上淡化海水的地區(qū)。而濃縮的鹽水將提供給休閑區(qū)的鹽浴。 周魯閩表示,其實廈門也是一個缺水城市,但是它四周環(huán)海,海水資源豐富,所以廈門也一直考慮尋找海水作為水源的方法。目前廈門80%以上的水來自九龍江,如果上游出現(xiàn)污染,那將影響到廈門的供水,因此他們在構想以淡化海水作為市民飲用水。
|